聽新聞
test
0:00 /
0:00
遇到比特犬 專家建議避免眼神接觸、保持距離
屏東縣春日鄉昨晚發生3歲男童遭比特犬咬傷送醫不治,警初步了解,該犬雖有繫上狗鍊,固定在飼養處所,至於案發原因,仍待檢警釐清;屏科大工作犬訓練中心講師級研究員羅書姍說,比特犬是鬥犬,一旦被咬到,會咬著不放。面對大型有攻擊性犬隻,民眾不要與犬隻有眼神接觸,不要任意挑釁。飼主應做好管理責任。
屏縣府農業處指出,江姓飼主已沒有意願再繼續飼養,今傍晚已將犬隻帶回收容所照養,後續配合檢方偵辦。
羅書姍說,比特犬品種特性是好鬥型的犬種,原本就是獵犬,看起來威猛、威風。面對有攻擊性犬隻,民眾不要與犬隻有眼神接觸,適度保持距離,勿任意挑釁。
羅書姍說,一般來說,狗都有其領域性。孩童的聲音較尖銳,大動作或情緒,較容易觸發這類犬隻攻擊;飼主部分,要控管犬隻,狗出去時嘴巴戴套,不要讓狗狗有張嘴咬人機會,狗雖有繫繩,但建議要在活動範圍圍上柵欄,避免與人接觸。
農業處指出,江姓飼主未依規定申請寵物飼養登記、植晶片,也沒有替狗狗做絕育,違反動物保護法第19條與第21條,將依法開罰。沒有申請寵物飼養登記部分,可開罰3千元到1萬5千元。沒有申請絕育部分,可開罰5萬到25萬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