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法醫研究所:新興毒品PMMA濫用致死案去年下旬逐減
鑑於去年國內因施用新興毒品致死案件攀高峰,台師大今天舉辦「用藥致死與戒癮復原研討會」,邀請法醫研究所等多名專家學者解析新興毒品致死及各種成癮治療問題。
法務部法醫研究所統計,新興毒品致死問題,在2017年曾經達到100件的高峰,獲得穩定控制後,2019年底又開始倍增,延續到去年3至6月。這些新興毒品致死案多發於17至35歲的年輕族群,平均每案驗出4種新興毒品,包含強力搖頭丸PMMA、卡西酮毒品(浴鹽、喵喵)、一粒眠及K他命等。
法醫研究所組長林棟樑說,PMMA是我國管制的第二級毒品,在毒品市場中是搖頭丸的替代品,毒性是搖頭丸的3至4倍,但因作用時間較慢,施用者常因無法快速感受效果而多次服用,因而服用過量致死。
法醫研究所2019年底發現,國內PMMA濫用致死案例急劇增加,經建立快速檢驗、即時通報機制及案件溯源列管機制後,相關案例在去年7至9月逐步減少。
台師大中信成癮防制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思賢說,新型態影響精神物質(NPS)在全球造成青壯年身心靈危害,聯合國發現的種類已逾千種;從公共衛生、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這些新興毒品及娛樂性用藥的問題核心,還是要回到人的成長與發展,以健康幸福為關懷重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