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學生不幸事件 教育部呼籲關懷取代討論
近日接連發生多起疑似學生輕生事件,教育部長潘文忠將在臉書公開呼籲,用主動的關心關懷,取代事件的公開討論,避免誘發模仿效應(維特效應)。
台灣大學5天內傳出3起學生不幸事件,校方極力避免向媒體訴說細節,擔心模仿效應,也同時啟動多項輔導機制,包括校長管中閔發出公開信,呼籲各院系導師主動聯繫導生,學生如果遭遇任何問題或困難,務必向外界尋求協助。
教育部長潘文忠預計今天晚間在臉書會有公開呼籲。教育部先以文字回應提供媒體,呼籲社會大眾用「提升主動的關心關懷,取代事件公開討論」,用關心加上關愛、轉介取代轉傳,減少周邊朋友的情緒負擔,避免誘發模仿效應。
教育部今天也發出校安通報,提醒各級學校加強關懷,主動與學生見面、談話,如遇自殺、自傷傾向或顯著情緒變化,應立即提供協助。
教育部也呼籲學校避免轉傳自殺訊息,尤其是顯著負面渲染的部落客或網站貼文、相關圖片。同時也要積極推動校園心理健康促進工作,營造溫馨而健康的學習環境。
教育部在校安通報中,也提醒各校強化頂樓門禁管制,落實校安查核,適當加裝門禁系統與警報感應措施。
媒體關注台灣大學的輔導人力,教育部指出,台大在107年已符合「學生輔導法」規範,目前整校有專任輔導人員20人,兼任輔導人員25人,108學年累計服務4139小時。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