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電話怎麼來?他每月找外籍移工辦上萬筆人頭手機
刑事局發現大量外籍移工的手機門號涉及詐騙,查獲越南籍銀姓男子及通訊行員工等12人,以移工或不知情民眾身分辦人頭門號,賣給詐騙集團使用,並取得高價手機,警方查出一百多筆門號涉案,現場查扣兩千餘筆可疑門號,初估轉賣行情超過300萬元。
警方調查,越南籍銀姓男子(45歲)、台籍林姓男子(42歲)分別從事違法電信盤商,透過越籍同夥在桃園市及台中市的醫院或大賣場招攬外籍移工,以免費打手機為誘因取得雙證件,向各大電信公司申辦人頭門號,每次留下1筆供人頭使用,其餘轉賣詐騙集團。
任職台中市某通訊行的陳姓(30歲)、劉姓(31歲)男子及吳姓女子(43歲),涉嫌在網路或報紙刊登「辦門號換現金」廣告,吸引缺錢民眾上門,以3千至5千元取得證件,向電信公司辦理低資費門號,再偽造繳款帳單,攜碼跳槽其餘電信公司改辦高資費方案,詐得高價手機。
嘉義市某通訊行員工劉姓男子(41歲)涉嫌盜用客人資料,大量申辦門號,同樣以高資費方案取得手機。
刑事局電信偵查大隊過濾165反詐騙專線資料,發現詐騙集團假冒親友致電借錢,上百筆門號涉案,多為外籍人士申辦,鎖定相關電信盤商追查,另查出兩間通訊行辦人頭門號,本月16、17日行動,查獲銀、林等8人及4名通訊行員工。
犯嫌稱轉賣門號或手機,不知門號用途。警方查出,銀男10餘年來每月申辦約1萬筆,每筆轉賣1千5至3千元,通訊行員工已申辦3千筆,扣除支出現金及帳單費用,每筆取得電信公司佣金約1萬8千元,轉賣每支手機約2萬元,尚在清查不法獲利。
警方搜出兩千餘筆門號SIM卡,估算賣給詐團至少可獲利3百萬元,詢後將12人依詐欺、偽造文書罪嫌移送法辦,通知電信公司將涉案門號斷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