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蘋果首款摺疊手機iPhone Fold最快明年登場!5大特色讓人好想買

影/越南下龍灣船難增至37死!大晴天秒下雷雨冰雹 失事搶救畫面曝

欣欣客運撞死乳癌名醫 其他業者感嘆:酸言酸語「大可休矣」

濫墾山林 高雄大樹和山光電場遭撤照

高雄大樹和山光電開發違規濫墾山林引發輿論譁然,經濟部昨表示業者未落實水土保持計畫,廢止光電許可。圖中可見光電發電場距離民宅只有百來公尺。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大樹和山光電開發違規濫墾山林引發輿論譁然,經濟部昨表示業者未落實水土保持計畫,廢止光電許可。圖中可見光電發電場距離民宅只有百來公尺。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大樹區@@@和山光電場@@@遭控濫墾山林,豪雨土石恐危及居民家園,引發外界抨擊。高市府昨天表示,已撤銷該場第二期水土保持計畫,並要求國土署塗銷可供光電場使用註記,經濟部昨也宣布廢止光電許可。

占地五十一公頃的和山光電場獲能源署核准裝置容量共四十五MW(兆瓦),前年九月取得施工許可後,開發商再依水保計畫區分一、二期。第一期水保計畫對應卅MW裝置容量,第二期則對應十五MW裝置容量,據了解,第一期已建置完成,尚未取得電業執照,此次市府撤銷的是第二期水保計畫,因此能源署廢止光電許可部分對應的是十五MW,並非全區撤銷,換言之,該業者仍有卅MW裝置容量可併網供電。

經濟部能源署昨表示,「本案因地表裸露與水土流失違反水保法,未落實水土保持計畫被廢除計畫案水保工程許可,能源署將依法廢止光電許可」,至於業者違法在未核准區域進行光電施工,則裁罰一五○萬元。

經濟部能源署進一步指出,依高雄市政府所廢止的二期水土保持許可,廢止部分施工許可,電業籌設部分已失效,一期水保許可部分的施工許可,將與高雄市政府密切聯繫後續處理

高市府指出,水利局將配合專業技師,持續督導廠商恢復植生及防汛措施,改善完成前,業者若向經濟部能源署申請核發電業執照,市府將依電業法規定不予核轉竣工文件。

地方兩年前對和山光電場申設就有疑慮,在地居民控訴,未經環評即施工,滯洪池塞滿土石,擔心颱風來臨,和山里將變成第二個小林村。上周民代會勘,讓外界重視水土流失問題嚴重性。

高市府表示,和山太陽光電發電設施因違反於不可開發區施工、未依水保施工監督,造成土砂流出基地致生水土流失,情節重大,水利局六月十九日移請橋檢偵辦,並於廿三日廢止第二期水保計畫。此外,經發局報請能源署廢止第二期水保計畫範圍內相關籌設許可及施工許可,而光電場用地原編定「特定目的事業用地」,但註記可供光電場使用,都發局報請內政部調整回原編定並塗銷註記。

高雄市長陳其邁昨說,對於內政部國土署原來的土地編定,希望能同步撤銷,在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最優先考量為前提下,希望重新思考整個大樹光電案。

該開發案地主、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表示,水公司會依契約要求廠商恢復地面原樣,並敦促廠商依高市府要求改善水保計畫,依照合約,業者遭撤銷許可證的區域,可用作其他開發用途,若業者後續拒不配合加強水保,未遵守水利局規定,水公司不排除解除租約。

橋頭地檢署指出,針對大樹光電廠案,業者涉嫌違反水土保持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檢方正持續搜集相關事證,偵辦當中。

高雄市 陳其邁 濫墾 和山光電場 光電

延伸閱讀

影/經濟部廢止大樹光電許可 居民憂心山林無法回復

違規濫墾山林,確定撤照!經部:廢止高雄大樹光電許可

被譏綠色奇蹟...高雄大樹光電最新發展 市府撤水保計畫要中央廢許可

高雄大樹山地光電場「吃光綠林」Google衛星3年全記錄

相關新聞

獨/金廈泳渡喊卡引爆爭議 中央疑統戰意味下令停辦

一年一度的兩岸體育盛會「金廈泳渡」活動即將於本月26日登場,開辦在即,卻傳出中央覺得統戰意味濃厚,要求金門縣府停辦,消息...

管爺嫁女兒被問有沒有哭 管爺:當然哭了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最近嫁女兒,他在臉書貼出多張照片,也展現為人父母捨不得的心情。管中閔後來又在臉書說,昨天貼了我家妹妹(女...

憑「浩克慢遊」兩度奪金鐘 王浩一心肌梗塞68歲辭世

作家劉克襄晚間證實,和他一起主持旅遊節目「浩克慢遊」的拍檔王浩一,今天因心肌梗塞辭世,享年68歲。

遭環境部點名電廠空汙問題「理解錯誤」 蘇俊賓反批:歪理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日前對電廠空汙問題提出質疑,環境部今透過新聞稿,批蘇對空汙的理解明顯錯誤。蘇下午回擊,環境部為了堅持一...

相對論/楊父:死刑是保護人民生命手段 律師:死刑讓國家容易推卸責任

看似天秤兩端不同的價值觀,廢死、反廢死的思辨死刑,長年在台灣是敏感且重大爭議的話題,同樣遭遇至親被殘忍奪走生命的李宣毅、...

作家、資深媒體人彭歌 百歲辭世

資深媒體人、作家彭歌(本名姚朋)六月卅日辭世,享壽一百歲。其夫人陳瑛儒將在台北市聖家堂舉行追思彌撒,時間未定。文訊總編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