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說中文被針對!陸客遊日見民宿四國語言告示 「1特殊對待」掀怒火

有望超越輝達?台積電將成AI晶片最大贏家 外媒曝:需注意1弱點

丹娜絲颱風致災逾3萬戶仍停電 台南宣布12區明再停班停課

中藥行十年後恐「只剩3千家」 衛福部預計7月底再放寬中藥商資格

中藥行示意圖。圖/AI生成
中藥行示意圖。圖/AI生成

衛福部今年3月18日以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中藥或生藥相關學系畢業生,在學期間修畢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於中藥販賣業藥商實務歷練一年以上者,即可成為中藥商,引發藥師、中藥商雙方論戰。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表示,衛福部持續溝通,最新研議,中藥學分修業適用對象納入藥學系畢業生,取修必須在學期間修畢限制,再放寬中藥商資格。

我國列冊中藥商民國94年起,至113年止,已由1萬585家下降至7478家,降幅29.35%。蘇奕彰說,恐影響民眾飲食文化及保健藥膳中藥材基本需求,衛福部3月18日發布解釋令,說明藥事法第103條規定,新增國內公私立大學中藥或生藥相關學系畢業生,於在學期間修畢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且於中藥販賣藥商實務歷練1年以上者,得向地方政府衛生局申請,成為合法中藥販賣業藥商。

蘇奕彰表示,預估10年後,國內中藥販賣商,只剩3千家,半數中藥房在台灣消失,而中藥是民眾家中清潔用的菖蒲、明礬、硫磺,書畫原料青黛、白芨,宗教文化史用沈香、檀香,辛香料花椒、肉桂,民眾唱歌時常喝的彭大海等,以3千家中藥房計算,全台許多鄉鎮會陷入無中藥房購買中藥材窘境,站在國家管理立場,不希望讓這件事發生。

藥學系畢業生,約4成未通過藥師國考,蘇奕彰表示,衛福部經4月8日、6月9日二次會議及論,研議讓藥學系畢業生可修習35學分,並經過1年實務訓練取得中藥商執照,取消必須於在學期間修畢核心中藥課程限制,且畢業要學生可跨校修習學分,目標是希望讓這4成未通過國考藥學生,可將中藥商當成另一項職涯選擇,中藥商是很困難行業,必須從源頭分辨藥材,「這也算另類青農回流。」

蘇奕彰說,台灣9成中藥靠國外進口,必須由專業中藥商,至中藥原料產地確認藥材,執業環境悶熱,且藥材分辨困難,他本身是執業中醫師,在美國舊金山想購買花旗參,都會被摻入中國大陸吉林白參的藥材矇騙,若有中藥商在場,可當場搗碎藥材進行辨認,足見中藥商專業程度,非其他職類人員可取代。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表示,衛福部持續溝通,最新研議,中藥學分修業適用對象納入藥學系畢業生,取修必須在學期間修畢限制,再放寬中藥商資格。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表示,衛福部持續溝通,最新研議,中藥學分修業適用對象納入藥學系畢業生,取修必須在學期間修畢限制,再放寬中藥商資格。記者林琮恩/攝影

衛福部 藥學 中醫 中藥

延伸閱讀

籲中西藥分業 中藥商至衛福部陳情:外行壟斷扼殺專業

衛福部納藥學系投入中藥產業 放寬在校修習學分

解釋令放寬中藥商資格恐涉違法 藥師陳情:彈劾邱泰源

影/藥師公會第五度前往衛福部抗爭 捍衛中藥用藥安全

相關新聞

崩潰!清水服務區遭檢舉清潔員「拿拖把擦桌子」 統一超商回應了

「全台最美服務區」去年與全台消費者正式見面後,立刻受到每天數以萬計過往遊客的青睞,但是日前有民眾拍下,清潔人員竟用拖把拖...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彰雲投國家級警報響!大雷雨警戒熱區擴大 中南部6縣市慎防致災淹水

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持續時間至下午2時30分;慎防劇...

強烈雷雨帶往雲林南投移動 彰化5地累積雨量破212毫米

「彰、雲、投,慎防劇烈降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強烈雷雨帶正往雲林、南投移動中,留意致災性的劇烈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