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街頭走回書房 南方朔78歲辭世

作家、評論家南方朔九日下午因肺炎辭世,享壽七十八歲,家人表示,將規畫舉辦追思會。南方朔年輕時曾策畫參與街頭運動,與周天瑞等人創辦新新聞雜誌,中年後從街頭走回書房,半生奉獻給閱讀和寫作。他形容自己是「漂流型知識分子」,認為記者和評論者要比其他行業更用功,才能領導時代。
南方朔本名王杏慶,一九四六年生,台大森林系、森林所畢業、文化大學實業計畫研究所博士結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專欄組主任、副總編輯、主筆與新新聞總主筆,也曾在聯合報「名人堂」發表專欄文章。曾出版「語言是我們的居所」等書。
台大森林研究所畢業後,南方朔拿到美國大學提供的獎學金,沒想到那一年台美斷交,他毅然決定拒絕拿獎學金赴美的機會、選擇留在台灣「共赴國難」。媒體報導後他獲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召見,個性反骨的他卻拒絕時任總統府秘書長蔣彥士為他安排職位。他曾和導演侯孝賢等人在大選前成立「族群平等行動聯盟」,對總統候選人及其陣營撕裂、分化族群的言行,提出批判與糾正。
南方朔當過記者,卅五歲時發現自己「簡單的寫作走不下去」,希望用接近學者的方式寫深度評論,以做「最用功的民間學者」自我期許。
記者曾參訪南方朔書房,書房有一半堆滿書,書房最高處放著祖先的牌位,「因為書是最崇高的,所以祖先牌位也應該放在最崇高的地方。」南方朔買書藏書相當瘋狂,一旦迷上了誰,就會瘋狂地收藏其所有的作品。他是張愛玲迷,不僅上天下海蒐尋張愛玲作品的繁簡字體版,就連張愛玲祖父張佩綸的著作也不放過。
南方朔不用電腦、不會上網,形容自己寧願「在沒有google的環境寫作」。每天除了澆花、遛狗,其餘時間都窩在書桌前,「大海太大,撿到一點算一點。」這是他的讀書哲學。
作家劉克襄是南方朔的多年鄰居。但他這幾天到阿里山爬山,聽到鄰居辭世的消息相當驚訝。劉克襄表示,兩人見面機會不多,回憶每次和南方朔打招呼,他總是笑得燦爛像個孩子。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