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下到入夜!16縣市豪、大雨特報 3地區慎防雷擊

房門爆裂!女房東穿白衣破門闖屋畫面曝 樋口飯糰老闆按鈴告了

台中五億高中生案今判「婚姻無效」!夏男已入獄還拿不到遺產

曾為愛國放棄赴美 李遠看南方朔:不趨炎附勢的知識份子

南方朔有一半的人生是窩在書房中閱讀、寫作,長年盤腿的書寫姿勢,讓南方朔腳踝骨外側練出2個大黑痂。本報資料照片
南方朔有一半的人生是窩在書房中閱讀、寫作,長年盤腿的書寫姿勢,讓南方朔腳踝骨外側練出2個大黑痂。本報資料照片

作家、評論家南方朔9日下午因肺炎於醫院辭世,享壽78歲,家人表示將規劃舉辦追思會。南方朔年輕時曾策畫參與街頭運動,與周天瑞等人創辦新新聞雜誌,中年後從街頭走回書房,半生奉獻給閱讀和寫作,著作等身。他形容自己是「漂流型知識分子」、「最用功的民間學者」,認為記者和評論者要比其他行業更用功,才能領導時代。

文化部長李遠形容南方朔是「非常進步的知識份子典範」、也是不會趨炎附勢的知識份子,「我們會永遠懷念他。」

台大森林研究所畢業後,南方朔拿到美國大學提供的獎學金。沒想到那一年台美斷交,他毅然決定拒絕拿獎學金赴美的機會、選擇留在台灣「共赴國難」。媒體報導後他獲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召見,個性反骨的他卻拒絕蔣彥士為他安排職位。此一愛國心讓南方朔日後成為黨外雜誌總主筆,策劃參與街頭運動。他曾和導演侯孝賢等人在大選前成立「族群平等行動聯盟」,對總統候選人及其陣營撕裂、分化族群的言行,提出批判與糾正。

南方朔當過記者,35歲時發現自己「簡單的寫作走不下去」,希望用接近學者的方式寫深度評論。從那時起,南方朔就以做「最用功的民間學者」自我期許。「做一個真正的學者,生命是不夠用的。」他把生命中大部分的熱情與時間拿來讀書、寫評論,為了寫作他典藏許多冷僻豐富的書籍,其中還包括一本愛爾蘭語字典。身處數位時代,南方朔不用電腦、不會上網,形容自己寧願「在沒有google的環境寫作」、家中就是一個圖書館、需要資料就自己動手找書、翻書。

南方朔的評論掌握社會脈動,關心年輕族群,知識廣博、論述鏗鏘有力,不論是在政治界或文化圈,都是重量級的好筆。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南方朔在1980年代,是「非常進步的知識份子的典範」,當時的台灣社會正歷經激烈的轉變,民間力量崛起,強權的控制正在逐漸瓦解。南方朔身體力行上街頭、撰寫文章批判政治。他引進很多從原文書上讀到的知識,消化之後用於台灣社會的各種進步理論、新潮思想。他嗜讀如命,將各式各樣的思想源源不斷的寫在專欄裡。「當時對所有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而言,一定都會讀他的專欄,受到一點點啟發。」

李遠 專欄

延伸閱讀

從街頭走回書房 重量級評論家南方朔肺炎辭世享壽78歲

臺灣首度以主題國之姿亮相首爾書展 展現「臺灣感性」魅力

文化部長李遠號召14部強檔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II》《成功路上》《親密之海》《寶島西米樂》等打造台劇新高峰

台博館「來去車站」建築特展開幕 文化部長李遠:車站讓人幸福

相關新聞

批部會踢皮球 學者:強制議價先行並確立「新聞有價」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開「我國媒體議價制度立法」公聽會,眾多學者盼盡速立法。不少學者認為,相關制度立法已迫在眉睫,但部會間還...

中藥行10年後少一半 衛福部預計7月底再放寬中藥商資格

衛福部今年3月18日以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中藥或生藥相關學系畢業生,在學期間修畢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於中藥販賣業藥...

台灣黑幫百年風雲 老大們的愛恨情仇

台灣黑幫的發展歷史,是一部映照社會變遷與族群關係的縮影。 儘管警方持續掃黑,但幫派影響力仍以更隱蔽的方式滲透政治、 經濟與日常生活,引發各界高度關注。聯合報數位版專欄「黑幫揭密」長期報導台灣幫派、角頭故事與更迭,帶讀者深入認識台灣黑道文化,以及大哥們之間的愛恨情仇。

設主權基金 劉鏡清:已拜訪一國蒐集第一手資訊

政府將成立主權基金,打造國家級的投資平台,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今天詢問主權基金管理條例進度,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目前正參考...

利益輸送?茶改場遷嘉義爭議不斷 游顥:資源先分配特定權貴

茶改場遷嘉義討論不斷,也引發爭議,認為有利益輸送之嫌。國民黨立委游顥批評,其實從各條件來看,遷至南投縣更加適合,農業部應...

美國弱化、G7現分歧 專家:台灣應憑科技實力爭取參與G7

G7加拿大峰會15日開幕,美國總統川普成為這場峰會的變數。專家認為,在美國對全世界領導地位弱化下,G7領導人分歧下面臨內...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