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職/再見失誤!徐若熙8.2局生涯最長好投贏不了 悍將終止7連敗

致命打擊!印度航空787夢幻客機首次墜毀 波音緊急連發2聲明

曾為愛國放棄赴美 李遠看南方朔:不趨炎附勢的知識份子

南方朔有一半的人生是窩在書房中閱讀、寫作,長年盤腿的書寫姿勢,讓南方朔腳踝骨外側練出2個大黑痂。本報資料照片
南方朔有一半的人生是窩在書房中閱讀、寫作,長年盤腿的書寫姿勢,讓南方朔腳踝骨外側練出2個大黑痂。本報資料照片

作家、評論家南方朔9日下午因肺炎於醫院辭世,享壽78歲,家人表示將規劃舉辦追思會。南方朔年輕時曾策畫參與街頭運動,與周天瑞等人創辦新新聞雜誌,中年後從街頭走回書房,半生奉獻給閱讀和寫作,著作等身。他形容自己是「漂流型知識分子」、「最用功的民間學者」,認為記者和評論者要比其他行業更用功,才能領導時代。

文化部長李遠形容南方朔是「非常進步的知識份子典範」、也是不會趨炎附勢的知識份子,「我們會永遠懷念他。」

台大森林研究所畢業後,南方朔拿到美國大學提供的獎學金。沒想到那一年台美斷交,他毅然決定拒絕拿獎學金赴美的機會、選擇留在台灣「共赴國難」。媒體報導後他獲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召見,個性反骨的他卻拒絕蔣彥士為他安排職位。此一愛國心讓南方朔日後成為黨外雜誌總主筆,策劃參與街頭運動。他曾和導演侯孝賢等人在大選前成立「族群平等行動聯盟」,對總統候選人及其陣營撕裂、分化族群的言行,提出批判與糾正。

南方朔當過記者,35歲時發現自己「簡單的寫作走不下去」,希望用接近學者的方式寫深度評論。從那時起,南方朔就以做「最用功的民間學者」自我期許。「做一個真正的學者,生命是不夠用的。」他把生命中大部分的熱情與時間拿來讀書、寫評論,為了寫作他典藏許多冷僻豐富的書籍,其中還包括一本愛爾蘭語字典。身處數位時代,南方朔不用電腦、不會上網,形容自己寧願「在沒有google的環境寫作」、家中就是一個圖書館、需要資料就自己動手找書、翻書。

南方朔的評論掌握社會脈動,關心年輕族群,知識廣博、論述鏗鏘有力,不論是在政治界或文化圈,都是重量級的好筆。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南方朔在1980年代,是「非常進步的知識份子的典範」,當時的台灣社會正歷經激烈的轉變,民間力量崛起,強權的控制正在逐漸瓦解。南方朔身體力行上街頭、撰寫文章批判政治。他引進很多從原文書上讀到的知識,消化之後用於台灣社會的各種進步理論、新潮思想。他嗜讀如命,將各式各樣的思想源源不斷的寫在專欄裡。「當時對所有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而言,一定都會讀他的專欄,受到一點點啟發。」

李遠 專欄

延伸閱讀

從街頭走回書房 重量級評論家南方朔肺炎辭世享壽78歲

臺灣首度以主題國之姿亮相首爾書展 展現「臺灣感性」魅力

文化部長李遠號召14部強檔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II》《成功路上》《親密之海》《寶島西米樂》等打造台劇新高峰

台博館「來去車站」建築特展開幕 文化部長李遠:車站讓人幸福

相關新聞

批部會踢皮球 學者:強制議價先行並確立「新聞有價」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開「我國媒體議價制度立法」公聽會,眾多學者盼盡速立法。不少學者認為,相關制度立法已迫在眉睫,但部會間還...

延押2個月!柯文哲等4人提抗告 法院駁回確定

台北地方法院審理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等涉京華城、政治獻金案,裁定柯文哲、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台北市議員應曉薇、柯辦前主任李文宗6月2日起延長羈押禁見2個月。柯文哲等4人不服提抗告,台灣高等法院今裁定駁回確定。

不只加班費 醫界盼值班費也免稅 健保署:沒有排除

為減緩醫院主治醫師流向診所,衛福部健保署昨開會祭出節稅方案,考量醫院主治醫師未納入勞基法,但若為照顧病人、執行醫院指派任...

愛滋新增感染數有望寫22年來新低 篩檢試劑限時免運

今年愛滋新增感染人數可望寫下22年新紀錄,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去年愛滋感染人數一度反彈回升,但今年1至5月新增...

李遠送上大阪世博台灣「痛包」 卓榮泰:今天開會心情特別好

8月於日本大阪舉辦的「We TAIWAN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系列活動,邁入倒數50天,文化部長李遠今天利用行政院...

不只醫師能做預立醫療諮商?專家以「保險」比喻盼放寬

《病人自主權利法》施行逾六年,但民眾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比率仍偏低,實務執行亦面臨障礙。為提升服務可近性,立法院衛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