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全台變烤番薯!16縣市亮高溫黃色燈號 恐36度以上

以伊衝突重大升級!以軍轟炸伊朗天然氣田 威脅打擊「所有目標」

小米手環10宣傳圖曝光!大螢幕、21天續航、高級游泳模式等規格亮點一次看

賴總統勉警專畢業生 善用 AI 科技與大數據

賴清德總統出席警專畢業典禮,期勉畢業生善用AI科技與大數據,持續學習。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出席警專畢業典禮,期勉畢業生善用AI科技與大數據,持續學習。總統府/提供

賴清德總統10日上午出席「台灣警察專科學校專科警員班42期正期學生組畢業典禮」,提出3個期許,包括持續學習、視民如親、團結互助。他表示,面對新興挑戰,除了要汲取各方的經驗,累積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善用AI科技與大數據,持續學習,才能守護人民的安全。

包括內政部次長馬士元、警政署署長張榮興、海巡署副署長謝慶欽、消防署副署長簡萬瑤、台灣警察專科學校校長方仰寧等,皆出席活動。賴總統抵達後,首先頒授學位證書予畢業生代表。

賴總統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參加大家的畢業典禮,因為各位的畢業,代表國家又有一批專責維護治安、防災救險、捍衛海疆,具有遠大抱負的年輕人,即將肩負起守護國家與社會安全的重責大任。警察、消防和海巡都不是一般職業,而是守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志業。

賴總統提到,無論警察、消防還是海巡的工作都非常辛苦,但包括在場同學還有大家的學長姐,都具有高度的使命感以及為民服務的熱忱,只要國家有任務、民眾有需要,都是使命必達。他感謝全國警消及海巡同仁的辛苦付出。

賴總統表示,今天各位同學即將踏出校門,除了恭喜大家邁向新的階段,也對大家有三個期許。

賴總統說,首先,畢業不是追求知識與專業的終點,而是終身學習的起點,期許各位同學要對新事物永遠保持好奇心。特別是科技日新月異,犯罪手法不斷翻新,加上氣候變遷、威權主義的擴張挑戰,都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

他強調,面對新興挑戰,除了要汲取各方的經驗,累積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要善用AI科技與大數據,持續學習,才能守護人民的安全。

他也說,第二,期許各位從人民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就像前教宗方濟各所說:「好的牧羊人要沾滿羊群的氣息」。大家手中的公權力是人民所賦予,用來保護弱勢、維護人民權益、落實公平正義,相信大家一定能夠不負所托,秉持視民如親的精神,持續精進為民服務的工作。

賴總統表示,第三,期許各位要團結互助,同舟共濟。去年他上任後,全力提升台灣的全社會防衛韌性,希望透過強化國防、民生、災防、民主4大韌性,讓國家能夠因應各種挑戰,穩健前行。

賴總統指出,提升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工作是跨部會、跨領域、跨專業、公私協力的工作,無論各位未來在哪一個工作崗位,都是提升台灣社會韌性的關鍵骨幹,大家一定要團隊合作才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提升行政效能,確保國家的安全與社會的安定。

賴總統指出,未來政府也會進一步建立更具韌性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讓站在第一線執勤者都能感受到國家重視、社會支持及制度保障。政府會持續投注大量資源,改善工作環境,提升福利及各項執勤裝備,讓警、消與海巡同仁,能夠獲得更大的支持,也讓大家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

警察 畢業典禮 海巡署

延伸閱讀

賴清德出席警專畢典 盼畢業生終身學習守護人民

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李在明通電話

赴警專畢典提3期許 賴清德喊:從人民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

海巡中部私菸查緝案集體舞弊?彰檢:近期偵結對外說明

相關新聞

批部會踢皮球 學者:強制議價先行並確立「新聞有價」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開「我國媒體議價制度立法」公聽會,眾多學者盼盡速立法。不少學者認為,相關制度立法已迫在眉睫,但部會間還...

台灣公廁「坐2蹲3」比率過時了?一圖看懂蹲、坐式馬桶之爭

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公廁須考慮長者及行動不便者的需求,目前全國公廁的蹲式馬桶占比45.47%,坐式為54.53%,但採蹲式、坐式的論戰未曾停歇,公廁馬桶除了衛生顧慮,還有安全風險課題。

一周大事 6月8日~14日

國內

官方掌文策院 學者警醒:「高雄模式」正擴散全台

文策院董事長由文化部次長王時思兼任引發爭議,文化部雖稱是接軌文化政策所需,但學者不埋單,指出文策院設置條例規定政府機關董...

文化部次長兼任文策院董事長 學界轟球員兼裁判

文化部日前宣布文策院第三屆董事長由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兼任,連日來學界批評不斷。學者指出,政府藉由這種「工具人」化而非訴...

教宗親自祝福台灣新婚教友夫妻 祈禱不要戰爭

一對台灣天主教新婚夫婦日前到梵蒂岡,接受教宗良十四世親自祝福,教宗聽見夫婦來自台灣,睜大眼睛露出燦笑,讚許台灣主教團與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