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傳印航空難機長情緒不穩!多名同事爆料 外媒曝「本要提早退休」

新竹棒球場「關鍵12天」消失影像找到了 將於記者會揭露

三元能源大火肇禍元凶找到了 公司致歉:起火點電池半成品倉庫

直播法庭修改草案 劍青檢改「懇請緩議」:莫讓事實審淪「秀場直播間」

檢察改革團體「劍青檢改」今發聲明直指,莫讓「事實審」淪為「秀場直播間」直播法庭草案應緩議,圖為法務部。圖/本報資料照片
檢察改革團體「劍青檢改」今發聲明直指,莫讓「事實審」淪為「秀場直播間」直播法庭草案應緩議,圖為法務部。圖/本報資料照片

民眾黨版「法院組織法」直播法庭修法草案,今年5月23日二讀通過,基層檢察官組成的檢察官改革團體「劍青檢改」今聲明「甚感驚愕」,直指依當前立法院三讀作法,草案可能瞬間秒過,但「事實審直播」缺乏配套或影響評估,一旦三讀通過恐釀無法挽回後果,直播法庭草案應緩議。

劍青檢改今聲明指出,美國聯邦系統、德國、日本、法國、加拿大等國家,全都禁止法庭直播,且與我國一樣,也嚴禁錄音錄影;目前唯一推動直播法庭,全面擴大適用到所有事實審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劍青檢改強調「吾國修法,切莫取法乎下」

劍青檢改表示,民眾黨版法院組織法修法草案第90條內容,特別針對「重大公共利益或社會矚目之案件」直播,其不同於美國目前僅限縮於州郡地方輕型案件試行,一步到位逕行採取中共「人民法院法庭規則」立法模式,該草案尚缺乏完整的目的性思考、影響司法衝擊評估以及相關配套,僅以「司法透明」目貿然通過,後果影響深遠難料。

劍青檢改直指,直播法庭影響深遠,2017年總統府司改國是會議引發重大爭論,本會當時已表態反對。此次草案突然二讀通過,包括最重大的「事實審直播」,尚未經司法院、法務部、法官、檢察官、律師界、法律學術界之討論與準備,更缺乏配套或影響評估,一旦三讀通過上路恐釀無法挽回之後果,深感憂心。

劍青檢改直出,該草案第90條更大的問題在於「事實審」直播的發動權有二,分別是「依被告聲請」或「依法院職權裁定」。但「直播依被告聲請」乃舉世所無,本會強烈質疑,被告依據何種法理能享有「直播聲請權」?縱然,被告人權應該保障,但「審判直播請求權」是否屬於其訴訟基本權?本會對此歉難認同。

法庭直播究竟是一項法庭的義務,還是被告的人權,都還沒有釐清的時候,草案為什麼要賦予其聲請權?尤其草案更賦予被告有抗告權,如果法院裁定駁回,被告還可以抗告到高院發回直播,這不僅毫無法理依據,更將成為當事人拖延訴訟的手段。

實務運作可想見,被告提出聲請一事,法院便須進行「是否准許直播的辯論」,若是社會矚目大案,辯方強烈要求全民直播公審,檢方倘若反對,辯方勢必用盡一切事證主張必須直播,此等「中間裁判程序」也將讓最後言詞辯論提前開打,中間裁定後還有上級審抗告程序,且聲請不限一次,矚目大案只會先看到無止盡的直播爭論和拖延虛耗。

劍青檢改指出,草案影響所及,全民都可能送上直播法庭,讓全國收看。法庭的公開性與觀眾的存在會對參與者的行為產生顯著影響,恐有迎合觀眾的期待或影響審判結果的「舞台效應」;另直播影音不會隨法庭審判結束,恐遭惡意剪接、假配音、假字幕、迷因梗圖等各種扭曲變形成為假訊息、認知戰,更宣稱來自審判真實過程的轉譯,製造台灣社會衝擊與混亂。

直播 法律 民眾黨 司法院 修法

延伸閱讀

高雄大林蒲遷村安置地草案公展 6月24日起3場說明會

樂子人VT猫宮るな宣布引退?轉戰Twitch進行更多過激內容

李岳1舉動害吱吱「濕身」 首次合作竟遭虧「不夠紅」

在家吃飯也能請教營養師 衛福部預告視訊草案

相關新聞

獨/金廈泳渡喊卡引爆爭議 中央疑統戰意味下令停辦

一年一度的兩岸體育盛會「金廈泳渡」活動即將於本月26日登場,開辦在即,卻傳出中央覺得統戰意味濃厚,要求金門縣府停辦,消息...

管爺嫁女兒被問有沒有哭 管爺:當然哭了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最近嫁女兒,他在臉書貼出多張照片,也展現為人父母捨不得的心情。管中閔後來又在臉書說,昨天貼了我家妹妹(女...

憑「浩克慢遊」兩度奪金鐘 王浩一心肌梗塞68歲辭世

作家劉克襄晚間證實,和他一起主持旅遊節目「浩克慢遊」的拍檔王浩一,今天因心肌梗塞辭世,享年68歲。

獨/今年警察節首放假卻遇星期天 警政署發函確定隔天補假

內政部今宣布今年6月15日警察節開始,警察人員可放假。內政部警政署稍早也函文給各警察單位,表示實際運作需要與兼顧機關內部...

違規濫墾山林,確定撤照!經部:廢止高雄大樹光電許可

高雄大樹和山光電開發違規濫墾山林一案引發輿論譁然,今日確定撤照。經濟部今日證實,「本案因地表裸露與水土流失違反水保法,未...

遭環境部點名電廠空汙問題「理解錯誤」 蘇俊賓反批:歪理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日前對電廠空汙問題提出質疑,環境部今透過新聞稿,批蘇對空汙的理解明顯錯誤。蘇下午回擊,環境部為了堅持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