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公會快閃送邱泰源「龍袍」 諷昏庸專制 讓藥權沉淪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上午再度走上街頭,到衛福部「送龍袍」抗議。記者廖靜清/攝影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上午再度走上街頭,到衛福部「送龍袍」抗議。記者廖靜清/攝影

抗議衛福部3月18日發布「藥事法」解釋令,藥師公會全聯會繼4月22日在衛福部門口及5月4日至凱道抗議、5月12日到地檢署提告後,今天再度走上街頭,到衛福部「送龍袍」抗議。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指出,衛福部長邱泰源形同皇帝,罔顧專業、擅自更動法令,使原本應保障全民健康的制度,反而成為潛藏風險的根源。

衛福部3月18日發布「藥事法」解釋令,開放具中藥或生藥相關背景只要修滿35學分,並完成一年以上實務歷練者,可依法經營中藥販賣業。這項「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引發藥師強烈反彈,認為不僅延長「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原定的日落條款,也危害國人用藥安全。

藥師公會於衛福部前發起快閃抗議,「送龍袍」主要是諷刺邱泰源擅改法令、踐踏法治。黃金舜說,318解釋令開放非醫藥合格專業人員經營中藥販賣業,「這根本是讓非專業人員從事人民健康事業!」他強調,中藥與西藥同樣屬於專業藥品,必須由具備專業訓練的藥師管理;解釋令違背藥事法本意,置人民健康安全於無物,踐踏藥師專業。

根據現行法規及統計資料顯示,具備中藥專業知識的藥事人力充足且穩定成長,全台聘有中藥專業藥師的販售業已增至1417家,證明無需以政策倒退作為解方。

黃金舜疾呼,守護用藥安全不能退讓,如果衛福部再不釋出善意、溝通討論,將繼續抗爭到底,「我們要比氣長,看是部長先下台,還是藥師先倒下。」

藥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黃彥儒表示,中藥行並不是凋零,而是轉型,102年至112年,有請藥師或藥劑生的中藥行,10間增加了368家,中醫診所也增加了646家,藥局兼營中藥更增加了1792家。他強調,衛福部不應再用「中藥行凋零」這個理由來大開後門,中藥行凋零並不代表中藥產業沒落。

藥師公會全聯會表達嚴正抗議,希望衛福部撤回318違法解釋令,藥品安全攸關劑量正確、藥材辨識與合理配伍,容不得非專業操作的空間。未即時修正落日條款,將形同默許未經專業訓練者進入藥品市場,讓錯誤用藥風險直達民眾手中,後果不堪設想。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表示,解釋令並非特權開放,而是讓「中藥回歸專業、制度走向現代」,中央主管機關一定依法行政,也尊重各單位表達意見的權利。他說,2年多來,與中醫、中藥、藥師、消基會等代表多次溝通討論,才頒布「衛部中字第1141860113號解釋令」,其主軸在於專業分工。

蘇奕彰說,中藥材必須在一定的場域販售,相關人員要有採製及炮製的專業知識;而中藥房從進貨來源就會仔細把關、正確存放、謹慎用藥。考慮場域問題及專業分工架構,才頒布了318解釋令,新的解釋令也不涉及藥師的調劑權問題,並非削弱藥師的專業。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怒批,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形同皇帝,罔顧專業、擅自更動法令。記者廖靜清/攝影
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黃金舜怒批,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形同皇帝,罔顧專業、擅自更動法令。記者廖靜清/攝影

邱泰源 衛福部 中醫 中藥

延伸閱讀

影/藥師衛福部前再抗議 穿龍袍諷邱泰源一意孤行

醫療場域成性犯罪溫床 陳菁徽指因制度破洞、權責不明

邱泰源:醫衛貢獻不受中打壓影響 不因美退世衛結束

靠醫衛專業挺進WHA 邱泰源:健保與AI醫療讓全世界看見

相關新聞

獨/金廈泳渡喊卡引爆爭議 中央疑統戰意味下令停辦

一年一度的兩岸體育盛會「金廈泳渡」活動即將於本月26日登場,開辦在即,卻傳出中央覺得統戰意味濃厚,要求金門縣府停辦,消息...

管爺嫁女兒被問有沒有哭 管爺:當然哭了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最近嫁女兒,他在臉書貼出多張照片,也展現為人父母捨不得的心情。管中閔後來又在臉書說,昨天貼了我家妹妹(女...

憑「浩克慢遊」兩度奪金鐘 王浩一心肌梗塞68歲辭世

作家劉克襄晚間證實,和他一起主持旅遊節目「浩克慢遊」的拍檔王浩一,今天因心肌梗塞辭世,享年68歲。

獨/今年警察節首放假卻遇星期天 警政署發函確定隔天補假

內政部今宣布今年6月15日警察節開始,警察人員可放假。內政部警政署稍早也函文給各警察單位,表示實際運作需要與兼顧機關內部...

違規濫墾山林,確定撤照!經部:廢止高雄大樹光電許可

高雄大樹和山光電開發違規濫墾山林一案引發輿論譁然,今日確定撤照。經濟部今日證實,「本案因地表裸露與水土流失違反水保法,未...

遭環境部點名電廠空汙問題「理解錯誤」 蘇俊賓反批:歪理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日前對電廠空汙問題提出質疑,環境部今透過新聞稿,批蘇對空汙的理解明顯錯誤。蘇下午回擊,環境部為了堅持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