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烏若承認克里米亞歸俄等同叛國!專家揭恐陷2死結 烏官方說法洩玄機

梅雨鋒面來了?3波移動快速鋒面 賈新興:這段時間恐受影響

司法院正副院長提名人蔡秋明、蘇素娥 助台追回拉法葉佣金兩大關鍵人物

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記者潘俊宏/攝影
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素娥。記者潘俊宏/攝影

賴清德總統提名高檢署檢察官蔡秋明、最高法院法官蘇素娥出任司法院正、副院長,在法界引起熱議,這兩人過去都具有司法行政經驗,也有國際司法交流經驗,兩人還有一個共同點,是幫台灣追回拉法葉佣金案的關鍵角色。

拉法葉案佣金追討是多位檢察官廿年持續接力換來的成果,但若要論誰是最關鍵人物,以汪傳浦生前接受本報專訪時,讓他抱怨最多的兩位執法者,分別是多年跨國追討汪家財產的特調小組檢察官蔡秋明,及首度判決要沒收汪家在瑞士帳戶資金的法官蘇素娥;換個角度看,這兩位可能是我國能追討回近百億佣金的功臣。

拉法葉案特調小組成立之初,以偵辦軍購弊案為主、檢調全面性清查相關軍官資金帳戶往來,後來,因得知汪傳浦在瑞士的帳戶,特調小組因此陸續加入擅長外文與熟悉國際司法互助的檢察官蔡秋明、林良蓉、杜慧玲、柯宜汾、劉怡婷等。

但論到幫台灣追討回拉案佣金的貢獻,多數檢察官都公推蔡秋明居功厥偉,前檢察總長江惠民就形容蔡秋明為拉法葉案的貢獻,已在我國司法史上留下難以跨越的紀錄。

由於是國內首起因軍購弊案而起的跨國追討案,加上蔡秋明不放棄各種機會,一路從瑞士追到盧森堡等其他國家的汪家帳戶,不但汪傳浦在生前在接受本報專訪時抱怨連連;連過去蔡秋明的長官都曾在他計畫出國前,當面質疑:這官司打得贏嗎?

2013年5月,台灣高等法院認定海軍前上校郭力恆與軍火商汪傳浦勾結,促使海軍轉購法國拉法葉艦,收取回扣104億元,除依貪汙罪判郭15年徒刑,褫奪公權十年,併科罰金2億元,更重要是判郭所得回扣與汪傳浦連帶追繳沒收,則是國內法院的關鍵性判決。

由於汪傳浦在尹清楓命案發生後不久即出國,後來遭通緝便不曾再回台,原本因他未到案,法院根本無法判決,檢方曾擔心因此難以向瑞士追錢,但在高院認定郭力恆與汪傳浦為共犯,判決連帶追繳沒收不法所得,才讓我方的跨海追討露出曙光。

高院當初關鍵判決的審判長,則是蘇素娥,汪傳浦生前也對該判決相當有微詞,受訪時對她充滿怨言。蘇素娥在多起重大金融犯罪案件也表現傑出,幾乎都是在她手中定讞。

司法院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記者潘俊宏/攝影
司法院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記者潘俊宏/攝影

司法院 拉法葉 檢察官

延伸閱讀

府將提名蘇素娥 劉靜怡:但願不會因我被民進黨團指控賣台亡國

保單強制執行 司法院發聲支持行政院訂定的豁免範圍

未與詐團劃清界限 法官石育恩與檢察官吳亞芝遭彈劾

張惠立曾判黃國昌無罪! 女法官協會推薦她和鄭純惠出任大法官

相關新聞

同業爆呂秋遠私生子生母是同事務所學習律師 男方好不容易才恢單

律師張鈞綸昨(24)日透過Threads爆料,稱私生子的母親是呂秋遠律師事務所下的學習律師。在私生子風波後,本不想插手評論呂秋遠的私德;但他近日於臉書發聲明表示自己沒做錯事,一切站得住腳,讓他忍不住說出事實的真相。

日本飛台班機故障「54人不敢搭」 國泰航空出面說明

一名網友發文爆料,4/23日從日本名古屋出發,預計飛往桃園機場的CX531港籍航空班機,還未起飛時發生故障,經過地勤人員的1個多小時的搶修已維修完成,確認沒問題後就可起飛,但許多乘客仍擔心安全問題,並不願意搭乘此航班返台,也對航空公司後續態度很不滿,對此,航空公司做出回應,表示已經安排旅客入住當地飯店,24日會安排旅客返台,此篇貼文現已被刪除。

獨/80位「心碎爸媽」向立院陳情 盼虐殺未滿12歲童死刑

兒童節前夕,80位「心碎的爸媽們」將親手簽名的陳情書寄給朝野立委,呼籲政府借鑒南韓鄭仁案的經驗,設立政院級的「兒童保護辦...

柯文哲腰痛每天8顆止痛藥 蘇一峰再猜:北所會做這件事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血尿、疼痛、嘔吐等狀況,上周六深夜由北所戒護送醫,但未達留院標準,不到兩小時便又返回看守所。胸腔內科醫...

缺法源!空勤山域搜救 僅1件求償成功

台中、南投、花蓮等地訂定自治條例,針對違規登山客開罰,還可求償搜救費用,遏止「越級打怪」等亂象。各地累計開罰案件破百件,...

紐時邀稿 龍應台:不確保和平 就不會有民主

紐約時報論壇版一日刊登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的邀稿專文,題為「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