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水溪草嶺段驚現堰塞湖 竹山鎮長示警:若異常速撤離

台灣會上榜?川普預告:今日至少公布7國關稅稅率

雨彈升級!竹竹苗豪雨特報 從北到南12縣市大雨狂轟

中華郵政也要求忠誠具結 人事總處:大概是交通部轉的

中華郵政通知員工要求簽署「未在大陸設籍」具結書,人事總處人事長蘇俊榮表示,現階段仍以軍公教為主,不簽不會有不利處分或監控。記者曾學仁/攝影
中華郵政通知員工要求簽署「未在大陸設籍」具結書,人事總處人事長蘇俊榮表示,現階段仍以軍公教為主,不簽不會有不利處分或監控。記者曾學仁/攝影

銓敘部、行政案人事行政總處近期要求公務員簽署未具有中國身分證等具結書,現在傳出中華郵政等國營事業也收到通知要填具結書,引發立委質疑國營事業大部分員工已適用勞基法,相關的法源為何?人事總處人事長蘇俊榮表示,很多國營事業管理階層仍適用公務人員服務法。

台灣人是否具有中國大陸身分證等證件,引發國內議論,銓敘部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配合陸委會發函全國各政府機關,要求公務員填寫具結書,證明沒有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領有大陸護照、身分證、定居證或居住證。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質疑,現在連中華郵政員工也收到通知要簽具結書,但現在國營事業員工大部分適用勞基法,要員工填具結書的法源依據是甚麼?蘇俊榮說,人事總處是將公文轉給交通部「大概是交通部轉的」,他表示現在是階段性,主要仍以軍公教核心人力先填具結書。

不過洪孟楷質疑,根據勞基法和就業服務法規定,雇主不能要求員工提供非所屬就業所需的隱私資料。蘇俊榮回應,這不是隱私資料,有些相關規定,欄位也很簡單,不填也不會處罰。

洪孟楷反駁,因為員工收到通知、反彈了才說不填不會處罰,但若上級長官發文要求員工填寫,有誰敢不配合?蘇俊榮說,幾十年前或許會這樣,但現在年輕人的想法可能和以前不同,可能覺得自己根本不需要填。

面對洪孟楷的質疑,蘇俊榮說,根據兩岸條例9之1條,這是全國適用;他強調,當事人剛錄取時可能沒有對方的身分,但過去這十年廿年可能有去入籍,政府是做一個普查的概念。

洪孟楷批評,除非政府提出修法,讓國人知道現在連國營事業甚至私人企業也要具結。蘇俊榮仍強調,國營事業中有很多是公兼勞,尤其在管理階層,相關的比例可以整理給立委參考。

蘇俊榮在回答立委吳思瑤的提問時表示,目前各機關持續填寫具結書,未來還會持續精進,盡量用電子化方式填寫,人事總處同仁都已完成簽結。他強調,99.99%都沒有問題,人事總處是正向鼓勵前述,公務員如果不簽也沒有罰則;對於極少數不簽的人,會請同仁了解有何困難,一起協助幫忙「可能他會有其他一些想法」。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則質疑,人事總處配合陸委會要求公務員填切結書,是否已經引起基層反彈?蘇表示只有非常少數,這是對國家忠誠的問題,沒有打折空間。不過翁曉玲質疑,政府抓到幾個公教人員違反國安法、反滲透法?蘇俊榮強調,不是用抓的,是鼓勵大家要誠實申報。

翁曉玲強調,政府應該依法行政,依職權去調查,而不是叫大家簽切結書。她質疑,原本只針對公教人員,現在已經擴大到所有國營事業,會不會下階段連企業勞工也要申報?蘇俊榮說,現在的遊戲規則是不想填的人可以不要填,而且也沒有罰則。

公務員 洪孟楷 身分證

延伸閱讀

人事長:擬增公務員身心調適假 有薪且不用附證明

五一勞動節列國定假日? 人事長蘇俊榮:不反對這議題

洪孟楷、蘇巧慧、黃國昌齊考察淡江大橋 較勁意味濃

綠營啟動下鄉 卓榮泰不排除參與 洪孟楷:經費人民埋單嗎

相關新聞

獨/金廈泳渡喊卡引爆爭議 中央疑統戰意味下令停辦

一年一度的兩岸體育盛會「金廈泳渡」活動即將於本月26日登場,開辦在即,卻傳出中央覺得統戰意味濃厚,要求金門縣府停辦,消息...

管爺嫁女兒被問有沒有哭 管爺:當然哭了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最近嫁女兒,他在臉書貼出多張照片,也展現為人父母捨不得的心情。管中閔後來又在臉書說,昨天貼了我家妹妹(女...

憑「浩克慢遊」兩度奪金鐘 王浩一心肌梗塞68歲辭世

作家劉克襄晚間證實,和他一起主持旅遊節目「浩克慢遊」的拍檔王浩一,今天因心肌梗塞辭世,享年68歲。

獨/今年警察節首放假卻遇星期天 警政署發函確定隔天補假

內政部今宣布今年6月15日警察節開始,警察人員可放假。內政部警政署稍早也函文給各警察單位,表示實際運作需要與兼顧機關內部...

非核家園倒數5天!美憂台灣發電穩定性、廢核無助防衛韌性

核三廠二號機將在本月十七日停機,非核家園上路倒數。據悉,美國近日頻頻透過管道,對我國政要關切台灣未來能源穩定的狀況,美國...

世界數位媒體大賽 聯合報系AI營收策略奪全球金獎

由世界新聞媒體協會(WAN|IFRA)主辦二○二五世界數位媒體大賽,五日於波蘭克拉科夫年會揭曉;聯合報系榮獲「最佳AI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