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很多人不知道!全家超商推1隱藏服務 眾人大讚:太佛、太貼心

房市低迷買方「3理由」不看屋 銀行最怕建商類型曝光

台中驚悚車禍 7旬婦奔跑過斑馬線...慘遭賓士高速撞飛慘死

FAPA拚通過駐美代表處正名法案 動員台美人請願

美國聯邦參議員提出法案,要求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駐美代表處的正式名稱)改為「台灣代表處」。法案推手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將發起請願行動,全力推動法案於這屆國會通過,由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生效。

美國跨黨派參議員12日攜手提出法案,要求行政部門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為「台灣代表處」。提案議員之一、共和黨的匡希恆(JohnCurtis)指出,這體現駐美代表處代表台灣民眾,而非「台北市的經濟利益」。

FAPA會長林素梅近日對中央社表示,這項法案屬跨黨派性質,曾經力挺「台灣代表處正名」的前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如今出任國務卿。

「無論是在行政部門或立法機關,對法案的支持力度更強,通過的機會大幅提升」。

FAPA17日發布新聞稿指出,「將發起請願行動,全力推動這項法案於當前第119屆美國國會順利完成立法,並由美國總統簽署生效」。FAPA去年也推動向國會請願,全美一共寄出約3600封信,呼籲各地議員支持。

FAPA一直是這項法案的驅動力量。早在20多年前,在FAPA的推動下,多位美國聯邦眾議員分別多次致函時任台灣總統陳水扁,表達支持將「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台灣代表處」。

此後,在FAPA與多位友台議員的合作及推動下,「台灣代表處正名」的倡議被納入多項法案中。

相關法案包括2021年由民主黨眾議員薛曼(BradSherman)與共和黨的夏波(Steve Chabot)共同提出的「台灣外交檢討法案」,及在2022年至2023年間由盧比歐及當時仍是眾議員的匡希恆兩度提出,專為推動台灣駐美辦事處正名的「台灣代表處法案」。

據了解,拜登政府曾考慮將台灣駐美機構更名,但「卡在最後一步」,反對派認為更名只具象徵性,實質意義不大,反而可能引發負面效應傷及台灣,最終未付諸實行。

林素梅透過聲明表示,在中國對台軍事威脅與外交打壓日益嚴峻之際,將台灣的駐美辦事處正名為台灣代表處,不僅強化美國對台灣主權與國格的實質承認與尊重,更彰顯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獨立存在與地位。

她也說,如果法案順利通過,將有助激勵其他民主盟友跟進,讓台灣駐外機構正名,進一步提升台灣國際地位。

台灣代表處 美國 議員

延伸閱讀

白宮:川普澤倫斯基通話 同意俄烏對能源設施停火

美國特使:俄烏停火談判排定23日在沙烏地續談

盧比歐對俄烏停火審慎樂觀 呼籲雙方做出讓步

烏克蘭願停火30天 美要俄羅斯表態

相關新聞

同業爆呂秋遠私生子生母是同事務所學習律師 男方好不容易才恢單

律師張鈞綸昨(24)日透過Threads爆料,稱私生子的母親是呂秋遠律師事務所下的學習律師。在私生子風波後,本不想插手評論呂秋遠的私德;但他近日於臉書發聲明表示自己沒做錯事,一切站得住腳,讓他忍不住說出事實的真相。

日本飛台班機故障「54人不敢搭」 國泰航空出面說明

一名網友發文爆料,4/23日從日本名古屋出發,預計飛往桃園機場的CX531港籍航空班機,還未起飛時發生故障,經過地勤人員的1個多小時的搶修已維修完成,確認沒問題後就可起飛,但許多乘客仍擔心安全問題,並不願意搭乘此航班返台,也對航空公司後續態度很不滿,對此,航空公司做出回應,表示已經安排旅客入住當地飯店,24日會安排旅客返台,此篇貼文現已被刪除。

獨/80位「心碎爸媽」向立院陳情 盼虐殺未滿12歲童死刑

兒童節前夕,80位「心碎的爸媽們」將親手簽名的陳情書寄給朝野立委,呼籲政府借鑒南韓鄭仁案的經驗,設立政院級的「兒童保護辦...

柯文哲腰痛每天8顆止痛藥 蘇一峰再猜:北所會做這件事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血尿、疼痛、嘔吐等狀況,上周六深夜由北所戒護送醫,但未達留院標準,不到兩小時便又返回看守所。胸腔內科醫...

缺法源!空勤山域搜救 僅1件求償成功

台中、南投、花蓮等地訂定自治條例,針對違規登山客開罰,還可求償搜救費用,遏止「越級打怪」等亂象。各地累計開罰案件破百件,...

紐時邀稿 龍應台:不確保和平 就不會有民主

紐約時報論壇版一日刊登文化部前部長龍應台的邀稿專文,題為「台灣的時間不多了」(The clock is ticking ...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