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連機組員都敢偷!空服員揭竊賊手法:登機前後都有潛在危機

MLB/「爸」氣來了!大谷翔平狂掃3長打 道奇2位赫南德茲開砲致勝

星期人物/教宗辭世交接期 攬權的法雷爾樞機接班有望?

若核二、三4機組持續運轉 學者:台電年賺逾600億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今天舉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會前受訪表示,他們評估過了,如果核二核三這四部機組,能夠持續運轉的話,提供的電力足以讓台電一年內賺進逾600億元。記者王千豪/攝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今天舉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會前受訪表示,他們評估過了,如果核二核三這四部機組,能夠持續運轉的話,提供的電力足以讓台電一年內賺進逾600億元。記者王千豪/攝影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會前受訪表示,如果核二核三這四部機組,能夠持續運轉的話,提供的電力足以讓台電一年內賺進逾600億元。

葉宗洸表示,從台電的發電成本來看,尤其是外購電力的部分,主要還是以再生能源及火力發電為主,其實火力發電的外購部分,雖然付出一些費用,卻沒像離岸風電、太陽光電這麼多。而當國際燃料價格已經下跌的情況下,為什麼台電還持續虧損?就是因為這兩年,外購電力的成本越來越高。

葉宗洸說,不是不要發展再生能源,因為再生能源確實在提供綠電的部分做出了一些貢獻,但大家不想要的是,花費太多的錢去購綠電,如果價格合理大家可以接受,但台電虧損的情形一直沒有辦法改善,大家也擔心會變成一個無底洞,所以發電成本比較低,且又不排碳的核電,應該要持續的保存下去。他也認為續用核電,才是真正能夠解決台電虧損的解方,且是一個快速的解方,「綠電就是沒有辦法解決台電財務虧損的問題」。

葉宗洸說,核電可作為基載電力,但再生能源不行,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很多國家在考量穩定供電,又要不排碳電力的時候,就希望能夠保留核電,而台灣卻背道而行,這對企業的發展相當不利。

葉宗洸表示,核二跟核三的這幾部機組現在是屬於停機的狀態,還沒有正式進入除役,因此適合進行延役,大概兩年就可以讓停機的機組恢復供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核二核三這四部機組能夠持續運轉的話,提供的電力就可以足以讓台電一年內,賺進超過600億元,尤其是現在台電虧損這麼嚴重,一年賺600億元,很快幾年內就可以打平。

葉宗洸說,現在政府的政策都在天然氣發電上,之前四階才造成民眾很嚴重的抗爭,可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四階的協和燃氣電廠要到2030年才能正式發電,提供北部電力需求,可是只要讓核二能夠延役的話,兩年內就可以恢復供電,所以續用核電才是解決台灣目前電力供應不足、電價高漲的方法。

再生能源 台電 核電

延伸閱讀

人民何辜?電價調漲與否尚未定案 台電二工會先吵起來

核電延役公聽會明登場 童子賢讚核能五優點:盼核綠電勿偏廢

水電費即將雙漲?卓榮泰曝目前最新進度

經濟部:境外綠電輸送回台 目標價每度4元具可行性

相關新聞

同業爆呂秋遠私生子生母是同事務所學習律師 男方好不容易才恢單

律師張鈞綸昨(24)日透過Threads爆料,稱私生子的母親是呂秋遠律師事務所下的學習律師。在私生子風波後,本不想插手評論呂秋遠的私德;但他近日於臉書發聲明表示自己沒做錯事,一切站得住腳,讓他忍不住說出事實的真相。

日本飛台班機故障「54人不敢搭」 國泰航空出面說明

一名網友發文爆料,4/23日從日本名古屋出發,預計飛往桃園機場的CX531港籍航空班機,還未起飛時發生故障,經過地勤人員的1個多小時的搶修已維修完成,確認沒問題後就可起飛,但許多乘客仍擔心安全問題,並不願意搭乘此航班返台,也對航空公司後續態度很不滿,對此,航空公司做出回應,表示已經安排旅客入住當地飯店,24日會安排旅客返台,此篇貼文現已被刪除。

獨/80位「心碎爸媽」向立院陳情 盼虐殺未滿12歲童死刑

兒童節前夕,80位「心碎的爸媽們」將親手簽名的陳情書寄給朝野立委,呼籲政府借鑒南韓鄭仁案的經驗,設立政院級的「兒童保護辦...

若核二、三4機組持續運轉 學者:台電年賺逾600億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會前受訪表示,如...

柯文哲腰痛每天8顆止痛藥 蘇一峰再猜:北所會做這件事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血尿、疼痛、嘔吐等狀況,上周六深夜由北所戒護送醫,但未達留院標準,不到兩小時便又返回看守所。胸腔內科醫...

缺法源!空勤山域搜救 僅1件求償成功

台中、南投、花蓮等地訂定自治條例,針對違規登山客開罰,還可求償搜救費用,遏止「越級打怪」等亂象。各地累計開罰案件破百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