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產業新創齊聚!宏碁龍騰微笑獎持續支持新創企業走向海外 適着三維勇奪國際組首獎

在台灣,新創企業是技術革新與經濟成長的關鍵引擎,根據台經院FINDIT平台統計,2014年全台新創約有2417家,而到了2024年8月已突破7800家,十年間數量成長209%。而面對永續與國際化浪潮,以創新技術為武器,靈活應對全球趨勢,成為「新創小龍」們的共同目標。

「宏碁龍騰微笑獎」是一場鼓勵新創企業實踐永續、走向全球的競賽,每年都吸引了眾多極具潛力的新創公司共襄盛舉。而2024年龍騰獎的「國際組」,橫跨了科技到民生等多元產業,雖然領域不同,但未來方向皆是將技術推廣至海外,不只擴大自身規模,也嘗試為國際需求提出解方。

「這麼小的島嶼上面,只有兩千三百萬人,但卻有這麼多的創意可以做出這麼多偉大的事情,這件事情讓我不斷的感動。」宏碁董事長陳俊聖分享,宏碁自草創一路成長,至今產品銷售足跡跨足全球超過160個國家,透過今年的國際組,他不只看見許多潛力十足的新創,也希望將宏碁豐富的國際經驗傳承給他們,讓得獎企業能在未來走得更穩健、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圖說/本屆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及「永續組」的得獎者們皆分別來自不同產業,專精的技術也各不相同。 圖/吳欣穎 攝影
圖說/本屆宏碁龍騰微笑獎「國際組」及「永續組」的得獎者們皆分別來自不同產業,專精的技術也各不相同。 圖/吳欣穎 攝影

跨產業新創齊聚龍騰國際組 宏碁盼透過「大帶小」傳承豐富海外經驗

龍騰微笑獎的賽制分為「永續組」及「國際組」,「永續組」希望鼓勵新創企業在面對低碳、循環經濟趨勢時,可以找出新技術,為社會解決問題並走向綠色轉型;而「國際組」則聚焦於參賽企業如何走向海外,不只讓各國看見自身的特色與亮點,也尋求擴大規模的合作機會。

而今年的「國際組」,有來自多種產業的參賽者,各自也有大不相同的專精項目:有的致力於開發海洋保護新技術、有的專精於古董珍寶建模,更有團隊將最新的3D技術應用到成衣紡織產業,可說是從「科技」、「文化」、「永續」到「民生」領域應有盡有。

「我們希望我們的產品具備國際競爭力,才可能在未來的全球化市場上勝出。」針對這次組成多元的國際組,評審長李達生表示,台灣新創企業的優勢在於極佳的人才供應,但除了創意與團隊之外,面對世界各國日漸提高的淨零規範,「洞察世界趨勢」也是本屆國際組評選的一大重點。

圖說/宏碁龍騰微笑獎評審長李達生認為,優秀的人才是台灣中小企業的優勢,但除了團隊之外,「洞察世界趨勢」也是本屆國際組評選的一大重點。 圖/吳欣穎 攝影
圖說/宏碁龍騰微笑獎評審長李達生認為,優秀的人才是台灣中小企業的優勢,但除了團隊之外,「洞察世界趨勢」也是本屆國際組評選的一大重點。 圖/吳欣穎 攝影

「我覺得他們(新創企業)對國際的情勢掌握,也許不是那麼足夠,而這一點,也剛好是宏碁集團能夠於競賽中著墨、施力的地方。」對於逐漸開始往海外布局的國際組參賽企業,李達生認為,注重「Longterm效應」的宏碁恰好能在競賽的過程中,扮演「大帶小」的角色,在賽後也可繼續提供得獎企業諮詢和協助,打造「售後服務」,進一步陪伴他們逐步成長、走向國際。

巧妙融合3D建模、AI與成衣發展新技術 適着三維奪龍騰微笑獎國際組首獎

應用層面極廣的3D建模、日新月異的AI,以及生活必需的服裝紡織,三者都是跨越國界、備受世界重視的關鍵領域。而在台灣,有一家公司竟成功將這三個領域巧妙融合——它就是適着三維公司,憑藉著開發出讓世界服飾業矚目的新技術,成為這次宏碁龍騰微笑獎的國際組首獎得主。

適着三維以3D建模技術為基礎,讓消費者能藉由360度環繞的掃瞄儀器,獲得完整的身體尺寸,將數據提供給服飾業後,便可通過更精確的生產模式製造衣物,除了讓成衣變得更加客製化之外,過程中也減少了數據誤差產生的布料浪費,兼顧永續及減廢目標。

「走進國際的時候,人家會問『台灣來做fashion tech是合適的嗎?』他們覺得時尚品牌這種東西都是以歐美為主。」談到當初將技術推廣至國外的挫折,適着三維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謝賀祥分享,外國客戶如果聽到是法國等歐美國家的技術,通常就會很「impressive」,而適着三維身為臺灣公司,在進軍國際時,都要花一百二十倍的力量去告訴大家,我們的技術非常穩定且成熟,而且是可以跟國際抗衡的。

圖說/適着三維團隊巧妙結合3D建模、AI及成衣紡織三大領域,革新的技術和進軍國際的實力,讓他們成功奪下本屆宏碁龍騰微笑獎的國際組首獎。 圖/吳欣穎 攝影
圖說/適着三維團隊巧妙結合3D建模、AI及成衣紡織三大領域,革新的技術和進軍國際的實力,讓他們成功奪下本屆宏碁龍騰微笑獎的國際組首獎。 圖/吳欣穎 攝影

而透過參與2024年的宏碁龍騰微笑獎,謝賀祥也提到,在評審團實地參訪的過程中,他透過各評審的建議獲得了新觀點,為他進軍國際途中遇到的問題提供不少啟發,「因為評審團成員皆是來自各產業的菁英,他們的公司都是屬於比較國際性的產品,所以評審本身就有這樣的視野跟相關經驗,不管是在訪談過程,或是在面試的過程,其實他們給的反饋都非常直接、幫助蠻大的」。

透過「龍騰之友」擴大長期影響力 宏碁與新創企業並肩打造台灣經濟新未來

今年開始,宏碁希望將龍騰微笑獎的後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除了為新創企業提供一個競爭舞台,於賽後也邀請近3年的獲獎企業一同加入「龍騰之友」生態圈,不僅提供他們一個互相交流的場域,也希望未來能持續提供龍騰之友發展的相關建議。

圖說/今年開始,宏碁邀請近3年的獲獎企業一同加入「龍騰之友」生態圈,希望為他們打造一個能相互交流的平台,也希望未來能持續提供龍騰之友發展的相關建議。 圖/吳欣穎 攝影
圖說/今年開始,宏碁邀請近3年的獲獎企業一同加入「龍騰之友」生態圈,希望為他們打造一個能相互交流的平台,也希望未來能持續提供龍騰之友發展的相關建議。 圖/吳欣穎 攝影

今年得到國際組首獎的適着三維,未來將成為龍騰之友的一員。對於能和得獎企業相互討論經驗,謝賀祥表示十分期待,「我覺得對於我們創業家來說,如果可以有這樣的一個社群,我們就可以從不同的創業家身上學到一些未來可能遇到的挑戰。」同時,他也希望可以透過龍騰之友尋找新的合作夥伴,在成長的路上彼此扶持。

從一開始的提案、各參賽企業向評審簡報,再到評審團親自前往案場,實地參觀各家「小龍」引以為傲的技術,一路上除了參賽者展現自身亮點、說明理念,謝賀祥認為,其實更多的是彼此學習與交換新知,「龍騰獎不單單只是一個競賽,他更像是一個育成」,而這也恰好印證了宏碁想發揮的「Longterm」精神,透過本屆競賽得到了最佳展現。

圖說/於頒獎典禮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勉勵新創企業,創業是一種探索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保有熱忱,並持續面對困難、堅持下去。 圖/吳欣穎 攝影
圖說/於頒獎典禮上,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勉勵新創企業,創業是一種探索的過程,最重要的是保有熱忱,並持續面對困難、堅持下去。 圖/吳欣穎 攝影

這些年看著形形色色的新創企業前來參賽,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於典禮上勉勵未來的參賽者,創業就是一種探索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有熱忱,並面對挑戰、堅持下去。而宏碁也會持續擔任陪伴、協助的角色,透過年年辦理競賽,以及「龍騰之友」的後續協助,打造長期趨勢,並鼓勵所有創新、創業的先行者一起加入行列,創造台灣中小企業新價值。

相關新聞

解決地熱開發的土地紛爭 借鏡紐西蘭與毛利人夥伴模式

繼光電、風電之後,地熱成為再生能源最新寵兒,經濟部加速地熱開發,並逐步與地方政府與專家商議調整法規與土地管理制度。不過,學者提出現行3大治理缺口,從空間計畫、區域發展、土地管理,目前各部會權限分立,造成如今小廠林立、土地紛爭不斷,將不利未來發展。由於地熱潛能地區有67%位在原鄉部落,專家建議可參考紐西蘭毛利族參與地熱開發的模式,納入能源轉型機制。...

地熱電廠插旗原鄉部落 竟因一紙修法無需經諮商同意

台東縣首座民間地熱發電業者—全陽地熱發電廠,走在淨零碳排最前線,今年開始擴建二廠。3月25日,全陽為了擴廠需要,在廠區外側的主要道路挖了一個橫跨兩線道的大洞並封路施工,引發在地居民強烈抗議,並再次點燃原住民部落與業者戰火。事實上,這條火線埋了7年,也正是全台如火如荼推動地熱的縮影—地熱與它的產地,能和平共處嗎?

照片看歷史/1958年中國人纖開工周年 媒體參訪頭份廠

1958年4月28日,中國人造纖維公司開工一年,招待各界參觀在苗栗頭份的中國人造棉工廠,並由公司總經理賴清添報告一年概況。 中國人纖公司決定與毛狀人造絲日本發明人松田簽約,取得專利權,機器也已談妥,將增加製造毛狀人造絲,此項毛狀人造絲銷路極廣,該公司總經理賴清添,將赴日洽訂合約,預定在該年7月機器可全部由日運台,並於冬季前可製造大量毛狀人造絲應市。

聯合新聞網聲明:敬請留意詐騙手法

近日網路上出現不肖人士擅自將「聯合新聞網」網站內容複製的網站,除了整個網站商標、LOGO、內容與樣式設計,都與「聯合新聞網」網站一模一樣外,另有虛構造假新聞如下圖示。聯合新聞網已對此違法侵權網站已蒐證,並擬循法律途徑追訴。

三重右岸「川晴青青」站穩新北一級熱區

美國再次當選的新科總統川普也是房產專家,而他投資房地產的致富心法就是「地段、地段,還是地段。」依據實登資料統計,近年新北市三重區預售屋的成交量極高,在地居民黏著度高之外,外來人口也也急速攀升。位在三重

更貼近市民的「心」!新北市再新增兩處心衛中心

「健康的心理狀態,是生活幸福指南!」新北市政府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心理健康議題,為了更貼近每一位市民,讓每位市民都能夠享有在地、可近性的心理衛生服務,於113年11月11日正式啟動第五處蘆洲區及第六處淡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