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廢塑膠近254萬噸 環境部擬循環經濟應對
環境部統計,去年全台塑膠廢棄量約253.9萬公噸,生活類占約192萬公噸;明年上半年將會邀各界討論、研商源頭減量及循環經濟的綠色成長模式,共同應對塑膠污染問題。
環境部分析2023年全台塑膠資源流向,廢棄量約253.9萬公噸,以生活類達192.6萬公噸最多;其中回收再利用約108.9萬公噸,焚化處理約140.8萬公噸,掩埋約4.2萬公噸。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長賴瑩瑩今天表示,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日前落幕,雖然公約談判尚未達成最終協議,但透過各國共同參與討論,凝聚共識。
賴瑩瑩指出,預計明年上半年,環境部將與各界展開討論,以源頭減量與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綠色成長模式,共同應對傳統塑膠污染問題;另外也會與各部會分工、協商共同推動塑膠循環,並與產業一起努力,協助塑膠產業轉型升級。
賴瑩瑩進一步說明,目前國內朝4大方向推動塑膠資源循環,包含綠色設計、減少一次用塑膠、加強回收、製造使用再生料等。
賴瑩瑩說,針對一次性塑膠包裝(塑膠袋、免洗餐具、飲料杯、吸管、產品包裝、網購等)減量率,以2030年相較2023年減少5%為目標;塑膠包裝、容器添加再生料的比例,訂2025年為25%, 2030年為30%。
在減少塑膠包裝及容器的部分,賴瑩瑩舉例,將市場、夜市、商圈納入減塑推動範圍,並請地方共同推動,先試辦、後擴大;而量販店、超市也已試辦20項蔬果裸賣,食品及化粧品,部分商品改為循環包裝等。
賴瑩瑩提到,推廣連鎖速食店及超商應提供循環杯,運動賽事、大型活動展覽、政府機關使用循環容器;另外將試辦結合循環容器業者與餐飲業,於外送平台提供循環容器外送、長照服務供餐改用循環容器,並擴大於大學設置租借、歸還機台。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