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恐過熱燃燒…陸品牌召回逾70萬顆行動電源 台代理商發聲

搭機巧遇具俊曄!她用網路翻譯遞安慰 歐巴超暖回應:真的很感謝

蔡依林突拋震撼彈 宣布12月台北大巨蛋演唱會登場

癌症治療3支箭 衛福部:2030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三分之一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今天登場,衛福部提出「強化癌症防治策略」報告。圖/擷取自總統府YT頻道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今天登場,衛福部提出「強化癌症防治策略」報告。圖/擷取自總統府YT頻道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今天登場,衛福部提出「強化癌症防治策略」報告。衛福部表示,強化國家癌症防治計畫的目標是,2030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癌症治療三支箭則是,提升早期癌症篩檢、聚焦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建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表示,癌症連續42年占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去年有5.3人死於癌症,每年約有12萬1000多人罹癌,國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是乳癌,其次是肺癌、第三是大腸癌。國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是肺癌、其次是肝癌,第三是大腸癌。

周志浩說,預防癌症的方法包括增加健康行為,包括健康飲食、均衡運動;減少不健康行為,例如吸菸、喝酒等,癌症死亡率降低,很重要的就是早期發現、精進治療;篩檢是衛福部重要推動的工作。

第五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從2024年到2030年,包括強化癌症防治體系、提升夥伴關係;強化預防及防制風險因子;擴大篩檢對象及年齡、新增篩檢工具;提供高品質診斷及治療服務、提升癌友與家屬生活品質;推動癌症研究 運用數據及實證、精進防治策略。

至於百億癌症新藥基金規畫,衛福部表示,短期將編列公務預算50億元挹注健保基金,及早落實賴清德總統政見;中長期研議修法,穩定財源籌設癌症新藥基金,逐步擴大到百億元規模。

衛福部表示,未來目標與預期效益,第一,至2030年提升早期癌症篩檢,包括癌症篩檢服務500萬人次提升至1200萬人次;發現發現癌前病變5.2萬人提升至8.6萬人;發現癌症1萬人提升至2萬人;HPV檢測服務利用率達70%;肺癌早期篩檢5.5萬人提升至55萬人;胃幽門螺旋桿菌篩檢累計達220萬人。

第二,聚焦基因檢測與精準醫療,包括精準檢測、精準用藥的給付搭配創新給付通道,建構精準醫療生態系;推動癌症精準治療,提升治療品質及成效。第三,建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包括加速癌症治療接軌國際指引、暫時性專款給付:目前8項癌症新藥(含新適應症)納入,未來預計12項進入審查;平行審查機制:已申請11件,其中5件為癌藥(最快於藥品取得許可證後6個月內健保給付)。目標要在2030年降低癌症標準化死亡率三分之一。

衛福部 癌症新藥基金 死亡率

延伸閱讀

第二次健康台灣委員會登場 聚焦心理健康、癌症防治

健康台灣第二次會議 賴總統:明年癌症篩檢預算達68億

波波牙醫爭議 卓榮泰:50實習名額不變 偏鄉計畫本土優先

高齡友善城市獎頒獎典禮 「八箭齊發,璀璨台南」獲獎

相關新聞

獨/今年警察節首放假卻遇星期天 警政署發函確定隔天補假

內政部今宣布今年6月15日警察節開始,警察人員可放假。內政部警政署稍早也函文給各警察單位,表示實際運作需要與兼顧機關內部...

非核家園倒數5天!美憂台灣發電穩定性、廢核無助防衛韌性

核三廠二號機將在本月十七日停機,非核家園上路倒數。據悉,美國近日頻頻透過管道,對我國政要關切台灣未來能源穩定的狀況,美國...

世界數位媒體大賽 聯合報系AI營收策略奪全球金獎

由世界新聞媒體協會(WAN|IFRA)主辦二○二五世界數位媒體大賽,五日於波蘭克拉科夫年會揭曉;聯合報系榮獲「最佳AI營...

同業爆呂秋遠私生子生母是同事務所學習律師 男方好不容易才恢單

律師張鈞綸昨(24)日透過Threads爆料,稱私生子的母親是呂秋遠律師事務所下的學習律師。在私生子風波後,本不想插手評論呂秋遠的私德;但他近日於臉書發聲明表示自己沒做錯事,一切站得住腳,讓他忍不住說出事實的真相。

日本飛台班機故障「54人不敢搭」 國泰航空出面說明

一名網友發文爆料,4/23日從日本名古屋出發,預計飛往桃園機場的CX531港籍航空班機,還未起飛時發生故障,經過地勤人員的1個多小時的搶修已維修完成,確認沒問題後就可起飛,但許多乘客仍擔心安全問題,並不願意搭乘此航班返台,也對航空公司後續態度很不滿,對此,航空公司做出回應,表示已經安排旅客入住當地飯店,24日會安排旅客返台,此篇貼文現已被刪除。

獨/80位「心碎爸媽」向立院陳情 盼虐殺未滿12歲童死刑

兒童節前夕,80位「心碎的爸媽們」將親手簽名的陳情書寄給朝野立委,呼籲政府借鑒南韓鄭仁案的經驗,設立政院級的「兒童保護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