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南男闖平交道遭普悠瑪輾斃 部分列車班次延誤

網曝比特犬飼主「詐欺慣犯」 他火速回應:無稽之談

家寧再發4點聲明 揭頻道公司營運狀況曝「與Andy每月領相同薪資」

民法刪父母懲戒權 專家籲推配套提醒家長正向管教

政府拍板民法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懲戒兩字,專家對此建議應有配套措施與宣導活動,避免民眾霧裡看花。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府拍板民法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懲戒兩字,專家對此建議應有配套措施與宣導活動,避免民眾霧裡看花。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法規範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為避免遭誤用或作為暴力行為藉口,行政院會今天拍板修正民法1085條,刪除懲戒兩字。專家呼籲,政府應祭出配套措施與宣導活動,引導民眾,家長也進行「正向管教」,防止不當的情緒與過當的行為。

行政院會今天拍板修正民法1085條,改為「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之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之人格,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

兒少法第49條針對「身心暴力」遵照兒童權利公約第13號,「精神暴力」涵蓋心理虐待、精神凌辱、辱罵、情感凌辱或忽視等;人身暴力包括所有體罰和所有其他形式的酷刑,殘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處罰,或來自成人和其他兒童的人身欺凌和欺負。

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林明傑認為,衛福部社家署、教育部等應提出相關配套措施,除了詳盡公告相關條文與細則,也可透過示範影片、宣導活動,提醒為人父母者,何種行為即有觸法疑慮,「家長可能改善自己的教導方式,避免對子女不當管教,因為家長對子女的體罰,都可能造成子女日後合理化暴力的潛在因子」。

林明傑說,很多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受自己父母影響,有人基於責任感,認為「養不教、父之過」,因而採取體罰等管教行為,但不當體罰除了影響孩子情緒、健康,也可能造成反效果,導致孩子愈發不受控制,甚至對同儕、朋友出現暴力傾向與行為,但不該延續這種惡性循環,「這些問題都應從源頭被檢視、修正」。

至於怎麼管教孩子,林明傑建議父母可用耐心,學習「正向管教」,落實讚美、引導、傾聽等舉動,並在孩子達到要求時,適時給予獎勵,讓孩子明確知道「可以怎麼做、做什麼才會達到標準」,而不是用打罵教育。

林明傑以孩子經常發生的「不願意寫功課」為例,建議可先規定在前一個小時或後一個小時先寫一半或三分之一,讓孩子較沒有壓力,等孩子達到初步目標後,先口頭稱讚「很好,你都可以做到」,直到功課完成後,再於可行範圍內給予獎勵,重要的是盡可能讓孩子保有尊嚴、自主,以逐步培養自律精神決定分內事務。

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系主任詹元碩建議,交換條件式的管教方式,只能作為初步介入手段,希望家長也要回頭去對孩子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此外,也要避開物質獎勵,也就是不要給錢、禮物,可以親子間的家庭活動代替,像陪孩子一起散步、打球,落實陪伴與照顧,才是上策。

有的孩子透過不合規矩行為引起父母注意,林明傑說,可善用行為心理學的「削弱作用」,也就是在孩子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適當的忽略,等到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冷靜地輔導、溝通,避免透過「負增強作用」的威脅與處罰措施,以免適得其反。

詹元碩提醒,很多管教模式盡量在孩子情緒穩定後展開,例如若孩子得不到玩具時哭鬧、打滾,若家長好言相勸無用,則可先在一旁等待直到孩子冷靜,但家長也須留意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要遵守「不危及別人的安全」的前提,若孩子行為有違法疑慮,就要立即表明「這是錯的」,並立刻告訴「怎麼做才是對的」,避免造成他人困擾。

子女 民法 父母 親子教育

延伸閱讀

民法刪家長懲戒權 「惡媽」柯志恩揭教養祕訣

民法刪父母「懲戒權」 林月琴:防止假管教真虐待

民法「懲戒」二字 藍委憂造成社會更大爭議

父母無懲戒權 家長團體:養不教父母之過、配套要周全

相關新聞

民法刪父母懲戒權 情節嚴重可停止親權

行政院會昨天拍板民法第一○八五條修正草案,刪除「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等文字,要求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

兒少法修法 體罰視為身心虐待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每年四至五萬件兒少保護通報案件,約一萬件與父母管教有關,衛福部在「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修法時...

兒保收治增 台大籲設兒童司

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是兒虐重要防線,台大醫院兒保醫療中心近五年收治個案數連年上升,從一○九年兩百三十四例增至一一二年四百四十...

兒保中心收案數連5年上升 台大醫院籲設兒童司預防兒虐

兒少保護醫療中心是兒虐重要防線,台大醫院兒保醫療中心成立滿10年,院方統計,近5年收治個案數連年上升,從109年234例...

民法擬刪父母懲戒權 圖解兒少保護案件數 家內管教連年增

行政院會28日拍板民法第1085條修正草案,刪除「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等文字,要求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不得有身心暴力行為」,情節嚴重者可停止親權。

藍委:空泛規定 父母困擾

行政院會拍板民法一○八五條修法草案,刪除現行條文中的「懲戒」二字。國民黨立委認為太過空泛,民進黨立委認為是在防止「假管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