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57條土石流紅色警戒 茂林多納大雨狂下「跟八八風災差不多」

分手破局是假的!橋本環奈被爆落淚答應中川大志求婚 雙方家長已見面

罷戰最前線/牛煦庭熱戰善辯遭鎖定 藍大咖車輪戰搶救

健康台灣第二次會議 賴總統:明年癌症篩檢預算達68億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今天登場,召集人賴清德總統致詞時表示,明年政府增加40億元的公務預算,讓癌症篩檢預算達到68億元。圖/擷取自總統府YT頻道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今天登場,召集人賴清德總統致詞時表示,明年政府增加40億元的公務預算,讓癌症篩檢預算達到68億元。圖/擷取自總統府YT頻道

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今天登場,召集人賴清德總統致詞時表示,明年政府增加40億元的公務預算,讓癌症篩檢預算達到68億元,來擴大癌症篩檢對象和服務內容。此外也規畫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明年由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逐步達到百億規模。

健康台灣委員會新聘三位委員,包括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前理事長柯富揚、台灣護理學會理事長廖美南。今天的第二次會議,由衛福部與教育部提出「提升民眾心理健康韌性」報告、衛福部提出「強化癌症防治策略」報告。

賴總統在會議開場致詞時表示,從上次會議過後,衛福部也在政委陳時中的督導下,逐步推動各項政策。例如在10月初,成立了三大AI中心,來解決AI應用的「落地」、「取證」及「給付」三大議題,促進台灣智慧醫療生態系的發展。

賴總統說,世界衛生組織曾經闡明,沒有心理健康,就沒有真正的健康,在快速變遷、生活緊湊的社會中,為了守護人民的健康,政府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在心理健康領域。

賴總統表示,因此今年政府推動的心理健康支持方案,將適用年齡從15到30歲,擴大15到45歲,給青壯世代更多的支持。政策推動三個多月來,已經服務超過兩萬人次。

賴總統說,然而在強化心理健康韌性的工作,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從職場到校園,乃至社會的每個角落,政府要帶頭做起,公私部門要協力一起做,盡全力不漏接任何一個人。

癌症已經連續42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賴總統說,「我們已經設下目標,要在2030年,達成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賴總統說,因此必須擴大篩檢,精進治療。去年政府補助的五項癌症篩檢,總計服務人次達到487萬,發現了1.1萬名癌症,還有5.2萬名癌前病變個案。

賴總統表示,明年政府增加40億元的公務預算,讓癌症篩檢預算達到68億元,來擴大癌症篩檢對象和服務內容。此外,也規畫成立癌症新藥基金,明年將由公務預算挹注50億元,逐步達到百億規模,來提供多元癌症新藥給付,協助患者降低經濟負擔。

賴總統說,同時政府也積極推動基因檢測及精準醫療,例如次世代基因序檢測,已經納入健保給付,將有助病友獲得精準、個人化的治療策略。

癌症新藥基金 衛福部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張忠謀在自傳下冊新書 親揭為何CEO接棒選蔡力行而非曾繁城

【重磅快評】叫錯球員、偷酸王建民 賴清德失分棒球秀

賴總統30日啟程出訪3友邦 將過境夏威夷、關島

心理健康比照CPR 打造全民防護網 今啟動首批種子訓練

相關新聞

獨/金廈泳渡喊卡引爆爭議 中央疑統戰意味下令停辦

一年一度的兩岸體育盛會「金廈泳渡」活動即將於本月26日登場,開辦在即,卻傳出中央覺得統戰意味濃厚,要求金門縣府停辦,消息...

管爺嫁女兒被問有沒有哭 管爺:當然哭了

台大前校長管中閔最近嫁女兒,他在臉書貼出多張照片,也展現為人父母捨不得的心情。管中閔後來又在臉書說,昨天貼了我家妹妹(女...

憑「浩克慢遊」兩度奪金鐘 王浩一心肌梗塞68歲辭世

作家劉克襄晚間證實,和他一起主持旅遊節目「浩克慢遊」的拍檔王浩一,今天因心肌梗塞辭世,享年68歲。

獨/今年警察節首放假卻遇星期天 警政署發函確定隔天補假

內政部今宣布今年6月15日警察節開始,警察人員可放假。內政部警政署稍早也函文給各警察單位,表示實際運作需要與兼顧機關內部...

非核家園倒數5天!美憂台灣發電穩定性、廢核無助防衛韌性

核三廠二號機將在本月十七日停機,非核家園上路倒數。據悉,美國近日頻頻透過管道,對我國政要關切台灣未來能源穩定的狀況,美國...

世界數位媒體大賽 聯合報系AI營收策略奪全球金獎

由世界新聞媒體協會(WAN|IFRA)主辦二○二五世界數位媒體大賽,五日於波蘭克拉科夫年會揭曉;聯合報系榮獲「最佳AI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