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環境部大開環評審查後門 立委指被陷於不義

環境部日前宣布,暫不修正旅館開發行為環評主管機關的環評審查、監督分工權責,未來將持續觀察委辦地方政府執行情形至明年底,並納入近期辦理的環評總體檢,作為後續修法參考。聯合報系資料照
環境部日前宣布,暫不修正旅館開發行為環評主管機關的環評審查、監督分工權責,未來將持續觀察委辦地方政府執行情形至明年底,並納入近期辦理的環評總體檢,作為後續修法參考。聯合報系資料照

今年3月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通過臨時提案,要求環境部應於今年6月底前提出「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範圍認定標準」修正草案,並於今年底發布施行。環境部日前預告修正環評法施行細則,但因爭議過大緊急喊卡,宣布暫不修正旅館、文教設施、光電案等環評權限下放。立委今天不滿指出,今年初環境部就已經打算把更多環評權限下放地方,以臨時提案當理由是陷立委於不義。

環境部日前表示,為增進中央與地方的環評審查與監督共同合作能力,環境部於今年初調查各地方政府意願後,依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2條規定,公告委辦15個縣政府(不含台東縣、花蓮縣、宜蘭縣、苗栗縣、新竹縣、彰化縣及金門縣)辦理轄內旅館開發案件環評審查、監督及處分,截至目前共有2個案例,執行情形尚無不妥,因此擬於明年7月全面改由地方政府辦理旅館相關環評案件。

但後來環境部表示,目前外界仍有諸多疑慮,環境部暫不修正旅館開發行為環評主管機關的環評審查、監督分工權責。未來將持續觀察委辦地方政府執行情形至明年底,並納入近期辦理環評總體檢,作為後續修法參考。

立院社環委員會今天審查中華民國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關於環境部主管預算(公務及基金預算)案。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年初已公告委辦15個縣政府辦理轄內旅館開發案件環評審查、監督及處分,截至目前共有2個案例;另外30公頃以下的光電開發由地方政府進行環評,30公頃以上的案件則由中央環境部審查,並非都交給地方政府處理。

立委林淑芬質詢時痛批,立法院的臨時提案要求修正從嚴,結果環境部反而放寬並下放更多權限給地方,簡直陷整個衛環委員會於不義,環評是最不應該放鬆的地方,這樣大開環評後門引起的質疑,讓彭啓明的專業能力和認真都大打折扣。

林淑芬也說,各地方政府對於環評權限下放是反彈的,新北市政府環保局建議仍應以案件影響大小畫定分工;新竹縣與苗栗縣環保局均指出考量人力不足,建議應重新調整權責分工;宜蘭縣環保局認為應減少地方負荷;台南市環保局也說光電開發案鮮少達到30公頃以上,建議維持現行規定。「地方政府天高皇帝遠,弊案爭議不斷,實在不應全面放寬管制。」

彭啓明回應,這5個月來對上述事件參與較少,保證未來不會發生相關的亂象,也對於處理不周致歉。

立委黃秀芳也說,中南部光電弊案叢生,光電案確實應該中央主導審查,地方權限太大的畫,弊端就會層出不窮。

環保局 環境部 環評

延伸閱讀

核能減碳聲浪起 彭啓明:綠能仍是世界主流

旅館等環評擬下放地方惹議 彭啓明:明年起環評總體檢

彭啓明:環境部、NASA研議合作 發射空氣品質衛星

回響/我限塑面臨跳票 彭啓明:將從源頭想辦法

相關新聞

漫畫家魚夫今告別式妻女淚別 賴清德總統頒發褒揚令

知名作家魚夫(本名林奎佑)於去年12月30日病逝,享壽65歲。今上午在台南殯儀館明德廳舉行告別式,儀式前妻女淚輕喚他的名...

言行曾受啟迪 管中閔悼東引前指揮官謝久:好學精神自愧不如

管中閔今日在臉書發文敬悼東引前指揮官謝久,並提到謝曾以自身言行啟迪了「一位少不更事的少尉預官」,也就是管中閔本人。管20...

台灣擺脫不了「貪」婪貪汙貪腐?2024代表字大選揭曉

政治人物疑似涉「貪」案件頻傳,而大選後朝野三黨惡「鬥」不斷、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台灣2024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今天...

這職類擬適用「身心調適假」 放幾天、有無支薪關鍵曝

現代人壓力大,因情緒問題而就醫的人數,年年持續增加。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行政院指示研擬增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假別,...

薄瓜瓜婚禮賓客都是洋面孔! 新人國外同學都來祝賀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委員、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低調來台迎娶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許惠瑜;據悉,今天的婚宴...

薄瓜瓜行蹤成謎 許家早被前國安人士提醒要低調謹慎

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來台,與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正的孫女許惠瑜結婚,引起關注。國安局長蔡明彥今天表示,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