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得已公開」金秀賢下空私密照 金賽綸家屬7點聲明:盼承認交往並道歉

農戶大清查!農業部:僅限未滿65歲者、老農權益不受影響

美股修正即狂漲 將出現「驚貓式反彈」?由兩大事揭曉

卓榮泰視察中火 掀藍綠戰火互嗆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視察中火,藍綠議員到場推擠,互嗆場面混亂。記者趙容萱/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視察中火,藍綠議員到場推擠,互嗆場面混亂。記者趙容萱/攝影

中火二期燃氣環評通過,引發爭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視察中火,引發藍綠對峙、互嗆,場面火爆。藍營市議員,訴求「2028年全面拆除燃煤機組」,綠營則痛批國民黨鬧場、散播假訊息。

今天卓榮泰視察台中發電廠,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黃馨慧、市議員李中、賴朝國、陳成添、賴義鍠、黃佳恬、楊大鋐、羅永珍與立委助理等人到場,當面向卓抗議,台中市民不要等2035年,2028年就可拆保留的6部燃煤機組,還給台中市民乾淨的空氣。

卓提及,中火保留六部燃煤機組是環評委員的專業決定,2032年後第五、六部燃氣機組興建中,就有能力做全盤檢討,預估2034年燃氣機組就可改善台中空汙。

李中質疑,明明2028年就可以減碳到零,台電故意為了其他用途,要保留6座燃煤機組,可能電力要「南送、北送」,一直以國安為藉口把全國要增加的電量放在台中,台中人不能接受。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說明,台電從2031年以後,陸續將中火6座燃煤轉成緊急備用機組,這6部機組不是要拿來中電北送的,它是在特殊的狀況下拿來使用,就是國安跟天災。

黃馨慧說,台電說增加燃氣是為了減煤,卻不在中火二期環評書上明確記載每年減煤量;能源政策錯誤,導致台電要買最貴的煤、增加成本、累虧後又調漲電價,全民承擔後果。

國民黨舉白布條「中火要拆煤、台中要健康」、「台中人肺癌發電」、「增氣減煤跳票」抗議中火增氣卻不拆燃煤機組。

民進黨台中市議會黨團總召蕭隆澤、書記長張家銨、幹事長陳俞融、市議員江肇國、陳淑華、施志昌、謝家宜、曾威、陳雅惠也到場。黨團譴責,卓視察說明「增氣減煤」政策,斥國民黨團散播錯誤資訊,扭曲政策,意圖阻礙台中空汙改善進程,呼籲國民黨停止政治操作,勿再混淆視聽。

蕭隆澤痛批,台電早已明確說明,將既有的燃煤機組逐步汰換為燃氣機組,以達成「增氣減煤」的目標,斥國民黨說法子虛烏有。

黨團書記長張家銨批,國民黨團以錯誤資訊誤導民眾,企圖製造恐慌。拆這6部緊急備用機組,難道要讓台灣在緊急狀況陷入斷電危機嗎?以氣換煤是在地居民共同期盼,黨團絕不容許藍營混淆視聽,阻礙台中市的發展。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視察中火,藍營議員拉白布條抗議。記者趙容萱/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視察中火,藍營議員拉白布條抗議。記者趙容萱/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視察中火,藍綠議員到場推擠,互嗆場面混亂。記者趙容萱/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視察中火,藍綠議員到場推擠,互嗆場面混亂。記者趙容萱/攝影

中火 卓榮泰 台電

延伸閱讀

藍綠火爆互嗆一擁而上 卓榮泰視察中火致詞被打斷

中火爭議 卓榮泰保證:2032年檢討6燃煤機組存廢

影/中火不拆煤規模翻倍 盧秀燕:與國安「背道而馳」

行政院共商總預算案 民眾黨:考驗卓榮泰信賴值多少錢

相關新聞

吹哨者再爆基隆協和電廠多項重金屬超標 環團:林右昌知情

今年2月26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於環評大會通過審查,但在環評大會前環保團體即接獲吹哨者爆料指出,協和電廠土壤...

農地光電生態指引 環團批荒謬

農地變光電場遍地開花、飽受詬病,農業部一月預告農地變更光電設施審查指引草案,內容提及光電場即使有石虎、草鴞等瀕臨絕種保育...

影/柯文哲父親病逝 「柯媽」何瑞英哀慟現身殯儀館

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今天早上病逝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大體已經移往新竹市立殯儀館。「柯媽」何瑞英連月來守在病榻照顧丈...

影/柯文哲父柯承發病逝送殯儀館 邱臣遠:不讓柯媽一個人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目前因京華城等案在台北看守所收押,因父親柯承發病危,昨天凌晨在戒護下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探視父親,未料竟...

柯文哲父親新竹臺大醫院病逝 享耆壽92歲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父親今天上午8點多在新竹台大醫院病逝,享耆壽92歲。柯文哲父親先前多次傳出病危消息,2月15號柯爸再度...

高美濕地旁 成風機葉片墳場

聯合報陽光行動去年推「風電垃圾來襲」專題報導,台電當時強調拆卸風電葉片均妥善保存,但相隔數月,鄰近台中高美濕地的台中港務...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