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國昌、朱立倫22日「在野領袖峰會」 求同存異促社會團結

昔欲武力鎮壓紅衫軍? 陳水扁:完全胡扯瞎掰

【專家之眼】重提蘭千為哪樁?

故宮「蘭千山館」文物風波兩年前才和平落幕將續留故宮,近日又遭民進黨立委盯上。圖為故宮╱本報資料照片
故宮「蘭千山館」文物風波兩年前才和平落幕將續留故宮,近日又遭民進黨立委盯上。圖為故宮╱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民進黨立委林宜瑾質疑故宮,憑什麼讓板橋林家寄存的906件蘭千山館文物沿用舊制,並指出林家所提供的100萬元,若是支付保管費,比台北車站的置物櫃還便宜。本來已於去年塵埃落定的蘭千事件,為何又重提?頗令人費解。

蘭千山館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就是褚遂良的〈黃絹本蘭亭〉及懷素的〈小草千字文〉,館主林柏壽於1969年將館藏寄存於故宮。原本打算捐贈,但擔心大陸光復後,蘭千會離開台灣,所以用寄存的方式,合約言明若故宮歸建北京,文物也不得離開外雙溪現址,並提供100萬元做為蘭千文物的展曝費。

如此把珍貴典藏無償借予館方展覽,還奉送大筆金額的慷慨行為,怎麼看都是故宮賺到了。過去50多年間,蘭千文物給故宮帶來數不清的好處,甚至曾赴日展出,連天皇都專程前往觀賞。

可是民進黨卻硬要把蘭千的寄存解讀為霸佔保管空間,而且惡意歪曲事實。半世紀前的100萬元,夠買忠孝東路好幾棟房子了。林宜瑾卻用現在的100萬來衡量,豈非侮辱大家的智商?

事實上,林立委針對故宮而栽贓陷害、顛倒黑白,並非第一次。2022年底,故宮屢屢出包,除了摔破古瓷事件令民眾心碎之外,吳密察院長還執意退回蘭千文物,引起文化界強烈反彈。他不斷扯謊強辯,更屢屢抹黑前朝,意圖推卸責任。此時林宜瑾也努力護航,「踢爆」院藏「黃河蘭州浮橋圖」曾於2012年遭一名林姓科長毀損,且未受懲處。消息一出,馬上被打臉。原來是當年展覽時,那位科長擅自將民初的裱褙材料裁掉一小截,原圖則毫髮無損,他後來也被免職。

民進黨擅長的伎倆就是騙,搞一堆話術意圖誤導大眾,卻又破綻百出。就像最近雲端發票中獎名單重複性高,造假嫌疑很大,輿論譁然,但財政部卻硬拗,死不認錯。

幸好大部份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當權者太離譜,民眾就會用選票狠狠修理他們。2022年地方選舉,民進黨慘敗,吳密察被點名為戰犯下台,故宮終於與林家重新續約,蘭千文物得以暫留故宮。

這個長達五年的合約,離到期還早得很,林宜瑾忽然用老掉牙的拙劣說法重提蘭千,究竟是為了什麼?就不怕再次惹怒文化界?還是她覺得現在的選民比以前更好唬弄,趁機逼林家捐贈?或者想揣摩上意,拱出另一個吳密察當院長,重新惡搞一次?

本來「寄存」是各國博物館常見的運作模式,沒想到在台灣卻因意識形態而被政客污名化,甚至給有心人士製造了惡搞的空間。當權者若有誠意,何不乾脆直接買下蘭千?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逼人捐贈,和耍流氓有什麼差別?

林柏壽的初衷,是要讓蘭千文物永留台灣。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早點指定蘭千文物為國寶或重要古物,那麼,不管它們以什麼形式面對世人,都不會輕易離開台灣了。

吳密察 故宮 文物 林宜瑾 民進黨 雲端發票

延伸閱讀

前議長郭信良遭重判 賴清德台南本命區風暴何時停歇

公務員休假上限來自何法規? 卓揆回應遭綠委反嗆

民進黨廉政會 6連霸議員停權半年、立委林宜瑾盼等最終判決遭拒

傳助理費坦承犯行 林宜瑾手機不通…服務處這樣回應

相關新聞

獨/80位「心碎爸媽」向立院陳情 盼虐殺未滿12歲童死刑

兒童節前夕,80位「心碎的爸媽們」將親手簽名的陳情書寄給朝野立委,呼籲政府借鑒南韓鄭仁案的經驗,設立政院級的「兒童保護辦...

若核二、三4機組持續運轉 學者:台電年賺逾600億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會前受訪表示,如...

吹哨者再爆基隆協和電廠多項重金屬超標 環團:林右昌知情

今年2月26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於環評大會通過審查,但在環評大會前環保團體即接獲吹哨者爆料指出,協和電廠土壤...

農地光電生態指引 環團批荒謬

農地變光電場遍地開花、飽受詬病,農業部一月預告農地變更光電設施審查指引草案,內容提及光電場即使有石虎、草鴞等瀕臨絕種保育...

影/柯文哲父親病逝 「柯媽」何瑞英哀慟現身殯儀館

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今天早上病逝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大體已經移往新竹市立殯儀館。「柯媽」何瑞英連月來守在病榻照顧丈...

影/柯文哲父柯承發病逝送殯儀館 邱臣遠:不讓柯媽一個人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目前因京華城等案在台北看守所收押,因父親柯承發病危,昨天凌晨在戒護下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探視父親,未料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