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得主:《科學月刊》55年來,建構沒有商業利益考量的理想平台
「我們要辦一本科學雜誌,而且一定要虧本!一定要便宜!要讓人人都能閱讀!」《科學月刊》由一群留美年輕人創刊,有感於1970年代台灣科學知識貧乏,媒體報導錯誤百出,當時在芝加哥大學留學的林孝信集結多位台灣留學生,在沒有EMAIL、沒有LINE,連傳真機都沒有的年代,以書信往返的方式建立台美兩地廣大的聯絡網,於1970年1月在台灣發行第一期《科學月刊》,至今55年來歷經老中青三代,歷經21任社長/理事長,26任總編輯,吸引數千人次科學家投入撰稿,每月出刊,從未間斷,並多次獲得台灣出版界最高榮譽「金鼎獎」。
在沒有老闆、沒有任何財團支持的情況下,《科學月刊》秉持「理想、啟蒙、奉獻」的核心精神,不為營利,只為普及科學知識。期間多次遇上財務危機,總是在科學家無私奉獻、讀者力挺下順利渡過,《科學月刊》也於1982年創立為專業人士出版的《科技報導》,透過廣告收入支撐營運。在眾多媒體中,《科學月刊》可說是台灣唯一一個沒有黨派色彩、沒有商業利益考量,具公平性、公信力的理想平台,甚至主要負責人皆是無給職,他們有的只是一份對於台灣社會的使命感。
是傳播科學知識的平台,也是科學家回饋社會的管道
「身為研究者,我與台灣社會的連結是什麼?一個科學家應該有的社會責任是什麼?國科會給經費,讓科學家自由地做研究,背後其實是無數納稅人的支持,所以科學家應該要回饋社會。」董事長劉源俊認為,《科學月刊》不僅是一個把科學知識傳播給大眾的平台,也是台灣科學家把自己的能力貢獻給社會的管道。
劉源俊解釋,科學知識是有門檻的,能夠閱讀原始科學文獻的人在社會中只是少數,多數人仍須透過專家的轉譯、詮釋,才能認識不斷進展的科學。而只有在台灣長大的科學家,才知道台灣國、高中生學了哪些科學,能依據讀者的程度和基礎,用大眾看得懂的語言,介紹世界上最新的知識。
就是這份「捨我其誰、責無旁貸」的使命感,以及「公義」與「公益」的特質,讓《科學月刊》前前後後吸引數千名台灣各領域專家學者撰稿,劉源俊說:「寫科普文章、推廣科普教育,並不能幫助教師升等,也不算學術成就,但卻有很多學界的人認同《科學月刊》的理念,願意支持我們。」科學家不相信「念力」,但相信「熱情會傳染」。
凝聚科學界共識,無聲地推動社會變革
儘管現代人取得資訊的管道多元,網路資訊氾濫,《科學月刊》卻因為沒有商業氣息、沒有利益糾葛,一枝獨秀,反而成為凝聚科學界共識、與大眾對話的媒介。從1980年代的「紅樹林環境保育議題」、1990年代的「人造衛星」,一直到2016年的「台大論文造假案」等,《科學月刊》皆透過專業角度、深入追蹤報導,開啟討論,推動社會諸多變革。近年的「COVID-19」、「食安瘦肉精」等,《科學月刊》也為讀者整理現有的科學證據、解析國際規範等,透過時事議題將科學融入大眾生活,提供台灣人民一本值得信賴的科學雜誌。
因應新的閱聽時代,《科學月刊》不僅走向電子化,也為科學家舉辦線上線下整合講座,提高科學家的能見度,同時更主動出擊,帶領《科學月刊》前進非山非市、偏遠地區學校,串連教學現場的老師、各地區大學,藉由多元的合作,共同推廣科學教育。此次獲得第五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劉源俊認為是肯定,更是及時、實質的支持,讓許多科學人的夢得以延續,持續推動科學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根茁壯、開花結果。
走過50多個年頭,《科學月刊》已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科學雜誌,堅持原創科學普及文章,以本土的力量,接軌國際科學專業,陪伴數個世代愛好科學的學生,見證時代的巨大變遷,並在嶄新的網路時代中,持續將科學報國的理想、骨氣、態度傳承給年輕一代,帶領台灣繼續往健全的理想社會邁進。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