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聯合報社論/兩岸交流搞戒嚴,賴清德想學尹錫悅?

入冬最強冷空氣要來了 吳德榮:北台灣今濕涼 明午後降溫愈晚愈冷

農工熱傷害職災預防 立委籲研議補助購買防暑設備

多位立委今天共同呼籲政府應更注重戶外作業的農民與勞工熱傷害預防措施,跨部會研擬符合產業需求的防護裝備,以避免熱傷害成為農民與勞工隱形的職業傷害,並建議農業部與勞動部可研議補助購買相關防暑設備。

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賴惠員、陳俊宇今天在立法院共同召開「日頭赤炎炎、農工如何顧性命?極端氣候下的熱傷害職災預防」記者會,關心面對極端高溫,許多農民與勞工在酷暑下工作,加劇熱傷害,促請政府注意農民與勞工於高溫下作業時的體適能狀況。

主持記者會的鍾佳濱現場宣導預防中暑的5個要訣「躲太陽、補水份、勤防曬、要通風、保連繫」,也現場與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一起展示目前正在研究的散熱衣等「防暑配備」,有機會在9月中對外展示,他希望未來若研發成功,農業部與勞動部後續可研議補助購買相關防暑設備。

陳俊宇表示,他也是農家子弟,自小便協助家中種植水果,深知農民從事農務的辛苦,工作環境的好與壞全看老天心情,特別在農忙期間,農民常因過於繁忙而未做充足保護措施,僅以簡單的斗笠、袖套及毛巾作為防曬裝備,便在烈日曝曬下連續工作數個小時,導致常有中暑的情形,甚至在今年6月,宜蘭也曾發生7旬婦人在巡視菜園時中暑昏倒,送醫搶救仍回天乏術的憾事。

他指出,台灣以農立國,政府不但要重視農業的整體發展,對於農民的職業安全保障也應提出更積極的作為,除了做好防治熱傷害的宣導及措施,農民職災給付應從速、從簡;未來若有新型防曬裝備,也將爭取農業部予以補助,讓經濟較為弱勢的農民皆可取得裝備,盡可能減少熱傷害的發生。

賴惠員表示,自己來自台南的農業選區,見證許多極端氣候下農民與戶外作業勞工遭遇嚴重的熱傷害、中暑等狀況。儘管台南每年有超過一半的日子氣溫超過30度,農民長期在酷熱環境中工作,但因熱傷害申請保險給付的案例卻少得不合理。

賴惠員指出,目前農民職業災害保險的投保率僅約37.9%,遠低於應有水平,顯示宣導不足,許多農民可能不知自己有權申請、或甚至沒有參加農民職災保險。她呼籲農業部與勞保局加強保險推廣,確保農民在遭遇熱傷害時能獲得應有的保護,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為農民、勞工創造更安全的工作環境。

立法院 職業安全 農民

延伸閱讀

捲醫藥界「同工同酬」爭議 賴惠員:繼續協助各界充分溝通

為保護團員...鍾佳濱前助理遭虎頭蜂攻擊亡 蘇貞昌發文悼念

鍾佳濱助理「保護團員」遭蜂螫身亡!親弟:他做了很多人不敢做的事

為護團員遭虎頭蜂攻擊亡!他曾任蘇貞昌機要 鍾佳濱服務處同仁不捨

相關新聞

台灣擺脫不了「貪」婪貪汙貪腐?2024代表字大選揭曉

政治人物疑似涉「貪」案件頻傳,而大選後朝野三黨惡「鬥」不斷、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台灣2024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今天...

這職類擬適用「身心調適假」 放幾天、有無支薪關鍵曝

現代人壓力大,因情緒問題而就醫的人數,年年持續增加。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行政院指示研擬增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假別,...

薄瓜瓜婚禮賓客都是洋面孔! 新人國外同學都來祝賀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委員、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低調來台迎娶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許惠瑜;據悉,今天的婚宴...

矢板明夫曝民調:53.8%日人討厭台灣交通太亂 「她」知名度大贏3任總統

曾擔任日本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的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近日公布了一項「日本人對台灣及台海問題的認知」的民調。調查結果指出,逾3成的日本人最喜歡台灣的一點是「距離日本近覺得有親近感」,反觀有超過5成的日本人最不喜歡台灣「交通太亂」的現象。當被問及哪位名人最能代表台灣,高達53.8%的日本民眾選擇鄧麗君,遠勝過前總統李登輝、蔡英文,以及現任總統賴清德。

獨/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驚傳辭世 享耆壽92歲

重量級文學家、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傳出過世消息,享耆壽92歲。「瘂弦」臉書今天凌晨發文,瘂弦安然自如的於溫哥華時間11日...

整理包/9月新制上路!新冠肺炎改名、年滿18歲可線上申換護照、全台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今天是9月的第一天,不少攸關民生的新制上路,包括地震國家級警報發布擴大範圍、民眾可以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新冠肺炎改名為「新冠併發重症」、健保擴大給付46項達文西手術、全國禁用一次性塑膠杯等。聯合新聞網整理出14大新制懶人包,供讀者參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