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近12萬件調解案 蕭美琴:司法資源更有效運用
內政部、法務部今天共同舉行「112年調解績優人員表揚大會」,全台有284人次接受表揚。與會的蕭美琴副總統表示,政府會持續推動調解業務,除了透過委員居中調解,也會借助社會人士、團體及有關單位的協同轉介,減少紛爭進入法院審理程序。
蕭美琴今代表賴清德總統頒發感謝狀給調解績優人員,蕭表示,台灣是個民主、開放、自由的社會,充滿很多個人特色、意見及立場,因此難免產生摩擦與衝突,能透過公平的司法程序解決問題,是所有民主法治國家理所當然的過程。但司法資源很有限,程序也常曠日廢時,民眾想解決問題需有更即時、快速、公平、且被信任的解決紛爭管道。
蕭美琴說,各鄉鎮市區公所都設有調解委員會,讓民眾可以透過委員會處理民事事件,或是告訴乃論刑事事件的紛爭。因此,一旦需要調解,就要仰賴在座具有法律、專業知識的調解委員。
根據內政部今年8月初的數據顯示,112年調解成立件數近12萬件。蕭美琴說,如果這些案件全都進到司法體系,對台灣各地法官、檢察官及司法人員會造成龐大負擔。因為有各位調解委員的用心、努力及付出,近12萬件的調解案,代表著調解委員在去年解決了至少20幾萬人所面臨的紛爭,減少了法官、檢察官及司法人員大量工作時間,讓我國司法資源可以做更有效的運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