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深夜規模6.4地震 專家:緊急避難包「這1物」不可缺

貝佐斯未婚妻「1穿搭」性感現身川普就職 祖克柏「凍未條」尷尬影片曝光

要求轄內安置反導致兒虐 衛福部:檢討社福考評機制

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說,衛福部會持續堅守在本轄安置的方向,但未來在社福考評技術面,如何反應因資源配置,導致基於兒少最佳利益,選擇將孩童跨轄安置的狀況,會與地方政府討論並修正。本報資料照片
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說,衛福部會持續堅守在本轄安置的方向,但未來在社福考評技術面,如何反應因資源配置,導致基於兒少最佳利益,選擇將孩童跨轄安置的狀況,會與地方政府討論並修正。本報資料照片

立法委員林月琴等人今邀集兒少團體,揭發花蓮禪光育幼院長期不當對待院生,該育幼園前院長綑綁幼兒長達4小時,甚至限制上廁所等,且長年有多位孩童遭受不當對待。林月琴指出,禪光育幼院在坊間早就風評不佳,且考核成績很低,但礙於衛福部對地方政府的社福考核機制,要求減少「跨轄安置」,在安置資源稀缺情況下,只好安置在禪光育幼院,導致憾事發生。

「社福考核不該箝制縣市政府基於兒少最佳利益作出決定。」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徐瑜表示,社福考核應帶動縣市政府,開發更多資源,避免兒少遭遇不當對待,若要求轄內安置,但縣市轄內選項均不適合兒少,卻因考核必須安置在轄內,「根本是把兒少利益放到後面。」

徐瑜表示,台灣城鄉差距大,加上有些安置機構具性別、年齡限制,實務上安置兒童時,並不是在一致市場做選擇,若社福考核的要求,無法提升孩童權益時,真的要三思,有無修正空間;台灣社福投資遠低於國際,且許多社福資源尚在布建階段,政府應該應因應國情,以實證證據作為考量,不該以國際標準,限制利用國內安置資源。

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周道君說,減少跨轄安置的規範,是希望兒少能在與原生活環境相似的地方成長,但當縣市安置資源不足,或適合接手照顧的親屬不在同一縣市時,地方政府也可採取跨轄安置,衛福部會持續堅守在本轄安置的方向,但未來在社福考評技術面,如何反應因資源配置,導致基於兒少最佳利益,選擇將孩童跨轄安置的狀況,會與地方政府討論並修正。

周道君說,安置兒少有主責社工,負責後續追蹤、資源連結,在本轄範圍內安置,對兒少的協助,「比較快、比較直接」,相信縣市政府都了解此政策的立意;另,政府政策、兒童權利公約(CRC),均認為不要設置太多機構,因應安置資源稀缺,花蓮縣政府應做出努力,發展團體家庭、寄養家庭方式,讓轄內安置資源更充裕,也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將與縣市政府討論。

寄養家庭 育幼院 花蓮縣政府 衛福部

延伸閱讀

立委揭花蓮兒少機構涉虐待 促中央介入調查

兒少安置機構爆虐童 花縣府遭質疑介入太慢、裁罰不明

綠不滿桃捷綠線站名有「中正」 桃市府:民代操作意識型態

幼兒園狼師案/林月琴:北市府明顯疏失 將與家長提國賠

相關新聞

漫畫家魚夫今告別式妻女淚別 賴清德總統頒發褒揚令

知名作家魚夫(本名林奎佑)於去年12月30日病逝,享壽65歲。今上午在台南殯儀館明德廳舉行告別式,儀式前妻女淚輕喚他的名...

言行曾受啟迪 管中閔悼東引前指揮官謝久:好學精神自愧不如

管中閔今日在臉書發文敬悼東引前指揮官謝久,並提到謝曾以自身言行啟迪了「一位少不更事的少尉預官」,也就是管中閔本人。管20...

台灣擺脫不了「貪」婪貪汙貪腐?2024代表字大選揭曉

政治人物疑似涉「貪」案件頻傳,而大選後朝野三黨惡「鬥」不斷、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台灣2024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今天...

這職類擬適用「身心調適假」 放幾天、有無支薪關鍵曝

現代人壓力大,因情緒問題而就醫的人數,年年持續增加。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行政院指示研擬增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假別,...

薄瓜瓜婚禮賓客都是洋面孔! 新人國外同學都來祝賀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委員、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低調來台迎娶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許惠瑜;據悉,今天的婚宴...

矢板明夫曝民調:53.8%日人討厭台灣交通太亂 「她」知名度大贏3任總統

曾擔任日本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的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近日公布了一項「日本人對台灣及台海問題的認知」的民調。調查結果指出,逾3成的日本人最喜歡台灣的一點是「距離日本近覺得有親近感」,反觀有超過5成的日本人最不喜歡台灣「交通太亂」的現象。當被問及哪位名人最能代表台灣,高達53.8%的日本民眾選擇鄧麗君,遠勝過前總統李登輝、蔡英文,以及現任總統賴清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