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安置機構爆虐童 花縣府遭質疑介入太慢、裁罰不明
花蓮某兒少安置機構爆出多起兒童不當對待事件,涉嫌以熱熔膠條、藤條打院生等虐待、霸凌情勢,花蓮縣政府獲報調查2個月,仍未有調查報告,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沈伯洋及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台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理事長徐瑜今天舉行記者會,質疑現行制度無法防範是否有上下交相賊的狀況,呼籲中央介入調查。
近日媒體揭露「花蓮縣某兒少安置機構」一案,林月琴辦公室經調查後發現,花蓮某家提供安置服務機構多年來發生多起對兒童不當對待事件。整起事件爆發源自於原院長(目前已離開現職),在今年出國期間,發現孩童遭受綑綁超過4個小時,甚至限制上廁所等不當對待行為,經原院長以及辦公室調查,該案非個案,甚至長年有多位、多起孩童遭受不當對待,包含毆打、提供住宿環境相當惡劣、未經孩童允許任意搜查私人物品等。
馮喬蘭指出,接觸該院生後發現,不只虐童並非個案,有院生因不聽勸爬到高處,被綑綁在輪椅上,甚至將其推到籃球場曝曬太陽,甚至在中午用餐期間餵給院生疑似餿水糊狀物。另有院生被懷疑偷竊,遭用膠帶綑綁手腳,並要求罰站於黑色資源回收桶,當時籃子裡還有垃圾。還有院生3歲進入育幼院後,長期被熱溶膠棒或藤條打在背上。
馮喬蘭說,若院生有怨言或打抱不平,可能會被隔離、孤立、霸凌,甚至被安排住在廢棄舊院舍,環境髒亂,門鎖損壞,沒有床,還要面對隨時都有員工闖進房間的風險。
徐瑜表示,從4月案發、6月通報與進行調查至今,花蓮縣政府僅表示,兒少喜歡住在院內,會再加強稽查來回應。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指出,花蓮縣政府作為地方主管機關,有監督與查核兒少安置機構的責任,但目前案件調查進度與裁罰結果不明確,也沒有公告相關進度,質疑花蓮縣政府是否介入太慢。
林月琴指出,此事件顯示花蓮縣政府政府長年對安置兒童、安置機構重視不足的問題,過去該安置機構績效考核僅有乙、丙級,若花蓮縣府持續追蹤情況不該變差。她認為,育幼院多年傳出不當對待與績效不佳,中央主管機關不可能不知情,因此中央無法避責。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兒少福利組長林資芮表示,針對申訴案件,會盡快成立專案小組,啟動調查程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