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眾院議長相信川普勝選能結束俄烏戰爭 俄前總統「一句話」質疑

罷樑投票前夕!大批支持者冒雨挺樑估催出破萬聲勢 藍營大咖將現身

獨/童子賢:反核人士說核電不是發電主流 我要說明這個觀念是錯的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將提出數據解釋,當前使用核電的國家,大多是經濟發達國家,全球經濟最強的32個國家,其GDP加總占全球87.4%;而這些國家中,有20個已採用核電。圖/本報系資料照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將提出數據解釋,當前使用核電的國家,大多是經濟發達國家,全球經濟最強的32個國家,其GDP加總占全球87.4%;而這些國家中,有20個已採用核電。圖/本報系資料照

總統賴清德8月8日將主持首場「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童子賢感嘆,反核人士有一個觀念迷霧待解,他們常說全球有兩百個國家,但只有30幾個國家採用核電,因此「他們說核電不是發電的主流,我要說明這個觀念是錯的」。

童子賢提出數據解釋,當前使用核電的國家,大多是經濟發達國家,全球經濟最強的32個國家,其GDP加總占全球87.4%;而這些國家中,有20個已採用核電,另有義大利、波蘭兩個國家,已宣布要規畫使用核電,「這說明了對先進國家而言,核電是一種主要能源,核電可以協助穩定供電、提供基載,也不排碳發電,核電可以幫忙對抗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他說。

童子賢感嘆,地球暖化導致極端氣候,衝擊現代文明,包括南北極冰山溶解、海平面上升這些衝擊將來也會影響台灣,「在全球都關心氣候變遷議題之際,台灣不要落後。國際經貿是引擎,驅動著台灣經濟」。

台灣目前排碳比率偏高,若去掉核電,綠能的不排碳發電僅10.5%左右,其他接近90%發電都在排碳,落後國際標準。台灣大量排碳來源,大半是台電,其他則包括工業生產排碳、交通運輸排碳。

童子賢重申,建議讓核二、核三延役,且讓「核綠共存」,來穩定台灣供電,讓核電與綠電合作,提供穩定供電與減少碳排。

他甚至更進一步建議,要從國土規劃、環境評估的角度,重新檢視太陽光電、離岸風力發電的現有機會,評估綠能所占用的國土與海洋空間,對森林、農地、潮間帶、海洋的生態衝擊,「台灣無法獨善其身,要積極扮演地球村的好公民,要爭取國際尊敬,而不要被國際社會瞧不起。要掌握主動,不要陷入被動。」他說。

據悉,童子賢也支持氫能發電、地熱發電、潮汐發電與火力發電的脫碳技術的研究,希望新能源新技術,能貢獻更多的不排碳發電。

核二、核三的延役可貢獻大比例的低碳發電(或稱不排碳發電),童子賢說,據計算,此兩個電廠加總,可供應台灣11.5%的電力使用,且都是低碳發電,台灣的低碳發電數字因此可立即提高二倍,因二個廠的核電比目前全部綠電供應還要高,是一個重要能源來源。它可以幫助台灣穩定供電、減少碳排、增加能源韌性、穩定夜間基載,同時也能大幅減少綠電對國土的占用,也減少對生態的衝擊。

童子賢說,核二、核三已運轉40年,過往安全紀錄良好,未來若能延役,安檢流程當要服從專業,按照標準程序進行。台灣若讓核二、核三延役,貢獻的發電可以優先淘汰部份的煤炭與天然氣發電,藉以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也可大幅降低PM2.5空汙,「對人民健康十分有利。」

核二 核電 氣候變遷

延伸閱讀

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8日登場…不滿童子賢挺核 楊木火邀童會前辯論

未來哪個領域用電成長最多?童子賢點3產業:重中之重是選擇不排碳的發電

自詡「傳道士」 童子賢:不排斥任何降低碳排的能源

童子賢喻核廢料如籠中猛獸「似危實安」 學者:是政府不想處理

相關新聞

童子賢挺核 反核大老:環團有壓力

總統府前天召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核電議題的討論引發關注。與會委員反核派大老施信民表示,他不知道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

賴總統:非核家園非民進黨意識形態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昨天在總統府舉行,賴清德總統表示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能源議題和國家氣候治理,絕對...

氣候委員會今開議 擁核、反核正面交鋒

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今天登場,由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會議將聚焦氣候變遷對全球及台灣的影響、台灣二○三五電力供需...

藍提修法「非核家園」改「零碳」 綠:那賴2028就不用選了

賴清德總統稱「非核家園」並非民進黨意識形態,而是當年朝野共識且寫進「環境基本法」的國家法定目標。而早在賴總統談話前,多位...

新聞眼/穩定供電擺第一 總統對核能態度可見端倪

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的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開會昨落幕,由於氣候變遷議題與國家的能源選擇息息相關,核能的用與不用也成外界關...

觀察站/氣候委員會 擁核反核宛如兩條平行線

同一天,台北有反對燒垃圾發電的街頭陳抗,彰化則有另一場拒光電、護良田千人連署,為守護家園激昂發聲,都是為了增加綠電,引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