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敦促及早取消制裁...中美商務部長通話 王文濤關切半導體、網聯車限制

詐騙頻傳 張嘉郡酸:政府騎Ubike反詐 詐團早開特斯拉

台灣詐騙案件頻傳,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日在立法院國是論壇表示,詐騙涉案金額年年增長,「我們政府在騎uBike,詐騙集團早已經在開特斯拉,打詐的成績完全跟不上詐騙的速度!」圖/立委張嘉郡辦公室提供
台灣詐騙案件頻傳,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日在立法院國是論壇表示,詐騙涉案金額年年增長,「我們政府在騎uBike,詐騙集團早已經在開特斯拉,打詐的成績完全跟不上詐騙的速度!」圖/立委張嘉郡辦公室提供

台灣詐騙案件頻傳,國民黨立委張嘉郡今日在立法院國是論壇表示,詐騙涉案金額年年增長,政府喊了很多打詐口號,結果過去3年的涉詐金額翻倍,理應替人民把關的數位發展部,成立之後的效益不彰,涉詐金額不斷創新高,直接打臉數發部,她批評政府失職與怠惰。

張嘉郡表示,根據全球反詐聯盟(Global Anti-Scam Alliance,GASA)統計,2022至2023年之間,台灣因為詐騙的財產損失已高達2000億元,將近台灣全年GDP的1%,「我們政府在騎Ubike,詐騙集團早已經在開特斯拉,打詐的成績完全跟不上詐騙的速度!」

張嘉郡指出,根據警政署資料,2020年台灣詐騙案件涉案金額是42.5億元,2021年升高為56億元,2022年再攀升至69.5億元,2023年直接成長到88億元,涉詐金額年年增長,而這些數字只是有報案的數字。

張嘉郡說,詐騙在台灣,就如同一場瘟疫,籠罩在平常生活中,不但完全沒有終止跡象,甚至越來越嚴重,過去這幾年來,政府喊了相當多的打詐口號,都淪為空談,但警政署公布的資料,2023年詐欺案件發生數約3萬8千件,較前年增加 8314 件,破獲數3萬6千件,破獲率高達95%,她質疑,這麼高的破案率,這是一般民眾對政府打詐的認知嗎?

張嘉郡說,除了查緝以外,從源頭堵絕詐騙的管道更是重中之重,網路詐騙已經是詐騙主要手段,2022年成立的數發部,理應扛起重責大任,為人民把關,但隔年公布的涉詐金額成績單,卻是近3年來金額成長最高的一年,非常的諷刺。

張嘉郡說,政府對外宣稱打詐已有了成效,但卻沒有溯源刨根,永遠也弭平不了人民的血淚與損失,詐騙的首腦依舊逍遙法外,百姓依舊徬徨無助,詐騙是國安危機,不但讓無數家庭陷入困境,更是對社會互信的傷害,這就是政府的失職與怠惰。

國安 張嘉郡 數位發展部 詐騙集團

延伸閱讀

雲林前縣長張榮味住家圍牆大門被噴不雅字 警鎖定嫌犯

特斯拉6年傲人成績即將破功 分析師曝原因

J.D. Power研究:特斯拉的新車品質不再領先傳統車廠

儘管逆風不斷 特斯拉卻握有「這巨大優勢」:仍領先傳統車廠

相關新聞

整理包/9月新制上路!新冠肺炎改名、年滿18歲可線上申換護照、全台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今天是9月的第一天,不少攸關民生的新制上路,包括地震國家級警報發布擴大範圍、民眾可以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新冠肺炎改名為「新冠併發重症」、健保擴大給付46項達文西手術、全國禁用一次性塑膠杯等。聯合新聞網整理出14大新制懶人包,供讀者參考。

特展禁止孩子臨摹⋯高美館惹眾怒 急修正「已開放民眾速寫」

近日有網友表示,小孩在高雄市立美術館「瞬間」特展中臨摹作品,過程未影響他人卻被志工制止,這篇貼文引發討論。高美館回應,在...

基本工資可望調升!勞動部首次最低工資審議會下月召開

基本工資可望調升,勞動部今天表示,113年最低工資審議會議將於9月4日上午10時召開,這也是最低工資法上路後首次召開的審...

曾被詐團冒名 謝金河、楊繡惠獲邀擔任打詐大使

藝人楊繡惠、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都曾被詐騙集團冒用名號招搖撞騙,楊繡惠還曾怒喊「真的沒政府了!」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接受中央社專訪透露,楊繡惠與謝金河都願意擔任打詐大使、現身說法,告訴民眾不要上當受騙。

國民黨智庫又裁員?傳縮編到剩1人、未來採外包模式

外傳8月起國民黨智庫各領域小組研究員將縮編到僅剩1人,國民黨發言人楊智伃今天說,為因應政治新局及推動組織創新轉型運作新模...

台電狂虧2265億元「不是因為綠電」 監院:未能有效說明應檢討

監委賴振昌今天說,台電111年度鉅額虧損2265億元,是因國際燃料價格飆升影響,再生能源購電成本上升並非虧損主因,台電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