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走進來的每個人,都是銀行的VIP!」永豐傳遞有溫度的服務,共創友善金融美好生活
全球經濟不斷蓬勃發展,隨之而來的經濟差距與金融失衡也越趨明顯。聯合國於2013年提出:「普惠金融是經濟成長、創造就業機會及社會發展的驅動器」,並倡議「金融是為所有人服務,而不只是有錢人」。如何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具包容力的永續社會?永豐銀行為「友善金融」樹立新典範。
「我們都知道醫生要有『醫德』,銀行家管理客戶的存款和財富,也要有銀行家的道德,就是『銀德』。」永豐銀行董事長曹為實指出,所謂「銀德」,就是「誠信經營,公平待客」,無論有錢沒錢,每一筆資產,對客戶來說都是他的第二生命,他可能明天要幫父母繳醫藥費、繳房租或是小孩的學費,當客戶把資產交託給銀行,銀行應該要用友善公平的態度去對待客戶,這就是銀行家的道德。「銀行要有銀德,才能真正贏得客戶。」
將心比心,將「友善」深植在每個人心中
為了落實普惠金融,永豐銀行透過培訓,將「銀德」深植於每位同仁的心中,特別聘請失聰、年長輕微失智、坐輪椅的講師為同仁上課,讓同仁了解這類族群與銀行往來時,他們期望被對待的方式。
在場域設計方面,永豐銀行也針對各族群的需求,打造安心安全的環境。除了提供無障礙通道、無障礙檯面,方便坐輪椅的朋友進出銀行、拿號碼牌、與櫃檯服務人員溝通,失聰、失明的朋友也可使用電腦螢幕、語音ATM以及點讀字幕協助操作,永豐銀行獨家導入的掌靜脈生物辨識技術,可精準辨識客戶身分,在短時間完成驗證並精準防偽,幫助各族群安全且便捷的金融服務。
關懷各種族群,給予及時又全面的服務
「有溫度的服務,源自真心的互動。」曹為實董事長表示,每個族群都有不同的需要,例如年長的樂齡人士來到銀行,可能在電腦操作上不熟悉,行員需要解說清楚每個細節,在樂齡產品規劃上也要做多元的安排,和他行不同的是,永豐銀行設置24小時友善樂齡服務專線,長輩和視障朋友可透過專線快速與客服專員對話,給予及時、貼心的服務。
為協助強化年輕世代金融教育,永豐銀行也藉由「運動」來拉近年輕人和銀行的距離,像是贊助政大雄鷹籃球隊、冠名贊助雲豹籃球隊、發行「運動卡」等;現行法定年齡滿18歲就可以開戶、辦信用卡,甚至可以貸款,讓年輕族群及早接觸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有助年輕人培養生活理財技能。
首創第一張移工信用卡,國際友善、溝通無礙
除了照顧本地居民,永豐銀行也將關懷觸角延伸至移工族群。根據勞動部統計,截自2024年3月底,台灣移工人數已超過76萬人,移工在台灣的經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永豐銀行針對移工的需求,提供迅速匯款、移工貸款等服務,並開創移工第一張信用卡,希望能夠讓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活的人,都能享受到友善公平的金融服務。
對於不會說中文的國際人士,永豐銀行已設置約40家雙語分行,每家分行也提供中英文對照的服務標語,並透過先進的翻譯設備,讓不同文化、國籍的客戶都能擁有輕鬆交流的服務體驗,布建國際友善、溝通無障礙的環境。
曹為實董事長強調,永豐銀行的的使命是「翻轉金融,共創美好生活」,每個走進銀行的客戶,都是銀行的VIP。「做對的事情,好的事情自然就會發生,尤其在金融業,當初心和動機是對的,獲利與正向循環,自然隨之而來。」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