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告別學術圈/少子化、升等壓力夾擊 51歲教授冒險轉職

盧秀燕反惡罷三罵賴清德 是否選黨主席估等2時機點

稱2027是共軍象徵時刻…俞大㵢:陸若進犯 台灣會自己滅火

中央社百年社慶論壇 杜奕瑾從AI窺訊息操作戰

中央通訊社100週年暨改制28週年「當今新聞界的挑戰與因應」國際媒體論壇1日上午在台北漢來大飯店舉行,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圖)到場,分享實務經驗與觀點。中央社
中央通訊社100週年暨改制28週年「當今新聞界的挑戰與因應」國際媒體論壇1日上午在台北漢來大飯店舉行,邀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圖)到場,分享實務經驗與觀點。中央社

新聞操作與認知作戰為全球共同挑戰,中央社百年社慶暨改制28週年論壇今天登場,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表示,短影音現為訊息操作主流方式,可善用AI科技,並找尋可信賴資訊來源。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去年與立陶宛網路大數據公司Oxylabs簽署合作備忘錄,結合雙方技術打造Infodemic資訊平台,該平台可追蹤國際重要事件的各方報導與社群動態,回報可疑訊息流動,還能透過先進AI技術透析事件發展,從中揭露潛在操作行為和假消息流動。

杜奕瑾今天出席中央社百年社慶暨改制28週年論壇,便以Infodemic資訊平台操作案例,發表對媒體趨勢的觀察。他回首過往回台創辦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便是注意到生成式AI的發展。以ChatGPT舉例,它提供的有許多答案即便是錯的,受眾也會相信,「所以在台灣我們希望成立負責任的AI作法。」

杜奕瑾表示,相較使用臉書(Facebook)、谷歌(Google),資料會被送到社群媒體公司,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則會運用開放資源平台,與機構合作打造不將資料外傳的AI模式,「可解釋、可溯源、可稽核,就是負責任的方式。」

在AI科技發展同時,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也注意到假訊息的產生。杜奕瑾表示,他們開發新方式溯源社群媒體,嘗試了解誰在操縱訊息,發現有如「指揮官」的帳號,在每次貼文後都會有數千水軍帳號在不同國家、以不同語言跟進,他們稱之為「偕同者行為」,而只要了解誰是指揮官,就能建立更高防火牆。

杜奕瑾表示,貼文以外,短影音已經成為當今操縱訊息的主要趨勢,「我們發現這些水軍帳號會製作非常多短影音,有非常多內容,但敘事、故事都是一樣的,造假訊息出現在上面。」像是在哈瑪斯攻擊以色列前,有相當多關於以色列正進行種族屠殺的訊息,但當軍事攻擊發生,訊息量便會隨之下降。

杜奕瑾表示,在Infodemic資訊平台可看見許多可疑訊息案例,而藉由這些事件,他觀察,闢謠速度若不夠有效率,越容易陷入「闢謠地獄」,因為有許多資訊都在闢謠官方闢謠,無法擺脫錯誤敘事,此時更需善用AI工具,找尋可信賴的來源也非常重要。

假訊息 台灣人 杜奕瑾 社群媒體

延伸閱讀

收緊法律條文!若外國人發文美化恐怖主義 恐更容易遭德國驅逐

「只是浪費時間」…哈瑪斯高階官員收更新協議:加薩停火談判毫無進展

專家:加薩下階段軍事行動 以軍擬接掌民政管理

加薩民防局:哈瑪斯領袖10名親屬命喪以軍攻擊

相關新聞

獨/80位「心碎爸媽」向立院陳情 盼虐殺未滿12歲童死刑

兒童節前夕,80位「心碎的爸媽們」將親手簽名的陳情書寄給朝野立委,呼籲政府借鑒南韓鄭仁案的經驗,設立政院級的「兒童保護辦...

若核二、三4機組持續運轉 學者:台電年賺逾600億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法公聽會,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會前受訪表示,如...

吹哨者再爆基隆協和電廠多項重金屬超標 環團:林右昌知情

今年2月26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於環評大會通過審查,但在環評大會前環保團體即接獲吹哨者爆料指出,協和電廠土壤...

農地光電生態指引 環團批荒謬

農地變光電場遍地開花、飽受詬病,農業部一月預告農地變更光電設施審查指引草案,內容提及光電場即使有石虎、草鴞等瀕臨絕種保育...

影/柯文哲父親病逝 「柯媽」何瑞英哀慟現身殯儀館

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父親柯承發今天早上病逝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大體已經移往新竹市立殯儀館。「柯媽」何瑞英連月來守在病榻照顧丈...

影/柯文哲父柯承發病逝送殯儀館 邱臣遠:不讓柯媽一個人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目前因京華城等案在台北看守所收押,因父親柯承發病危,昨天凌晨在戒護下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探視父親,未料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