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苗栗三灣7.7度!18縣市低溫特報 白天漸暖、明晨再探10度以下

反轉廢死印象…賴政府首度執行死刑 力挽執政頹勢

今年已8名員警自戕 劉世芳盼心輔經費明年增至500萬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上午出席立法院施政方針報告及備詢,內政部長劉世芳(右)說明。記者曾學仁/攝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上午出席立法院施政方針報告及備詢,內政部長劉世芳(右)說明。記者曾學仁/攝影

今年已有8名員警自戕,高於往年平均,引發各界關注。民眾黨立委林國成今天要求內政部警政署擴大預算,加強心理輔導,讓輔導專業化。內政部長劉世芳透露,警政署原先編列心理輔導經費只編列80萬元,現已提高到300萬元,希望明年增加到500萬元,同時思考如何簡化勤務,減少員警負擔。

立法院今天繼續進行施政總質詢,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質詢時指出,警察自戕案近年頻繁增多,必須加強督導,根據統計,2014年到2023年共有52名員警自戕,平均每年5名,但今年1月到6月,卻有8名員警自戕,必須探討背後原因。

卓榮泰回覆,應該是工作壓力、家庭因素,甚至是經濟考量、個人未來升遷等;他強調,政府非常關懷員警,應從心理面透過各種政策協助、輔導,讓員警在人生觀、工作崗位能有正向想法,他近期也經常在不預告、不通知的情況下,就到派出所坐一坐,看看基層實際狀況,從這方向來進步。

林國成續指,其實每次發生自戕案後,調查原因都指向經濟、家庭、感情三大因素,其實只答對一半,工作壓力也有可能,盼政府重視這個問題,預防勝於治療。他認為應擴大相關經費,讓輔導專業化,而非由當事人的長官輔導。

劉世芳說,社會變遷造成多元壓力,每個行業都有,會把警察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她與警政署長張榮興上任後,取消不必要的評比,減輕員警工作壓力,未來也會思考勤務能不能再簡化,讓警察不再為非必要的繁重評比付出過多時間。

劉世芳透露,原本心理輔導機制經費只有80萬元,她非常訝異,今年已經提高到300萬元,明年希望提高到500萬元,而且不是只有內部的「關老師」,也可找大醫院身心健康科醫師駐診,散布北中南各地,而不是只在大都會,讓員警在工作之餘也能找到專家諮詢,慢慢減輕壓力。

卓榮泰補充,目前委外諮詢機構已從94處增加到120處,未來若有需要,會再跟大醫院、機構合作,朝生命教育、情緒管理,讓壓力得到更有效的紓解,針對立委要求擴大預算、增加諮詢機構,他強調不會等閒視之,一定會落實到基層,即刻加強處理。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劉世芳 壓力

延伸閱讀

原民禁伐補償加倍預算 卓榮泰:很傷腦筋

員警自戕案件增 劉世芳盼心輔經費明年增至500萬

遭質疑房價高漲 卓榮泰:政府不打房只打「炒房」

劉世芳:行政院將與4部會開會 找出新青安政策漏洞

相關新聞

漫畫家魚夫今告別式妻女淚別 賴清德總統頒發褒揚令

知名作家魚夫(本名林奎佑)於去年12月30日病逝,享壽65歲。今上午在台南殯儀館明德廳舉行告別式,儀式前妻女淚輕喚他的名...

言行曾受啟迪 管中閔悼東引前指揮官謝久:好學精神自愧不如

管中閔今日在臉書發文敬悼東引前指揮官謝久,並提到謝曾以自身言行啟迪了「一位少不更事的少尉預官」,也就是管中閔本人。管20...

台灣擺脫不了「貪」婪貪汙貪腐?2024代表字大選揭曉

政治人物疑似涉「貪」案件頻傳,而大選後朝野三黨惡「鬥」不斷、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台灣2024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今天...

這職類擬適用「身心調適假」 放幾天、有無支薪關鍵曝

現代人壓力大,因情緒問題而就醫的人數,年年持續增加。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行政院指示研擬增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假別,...

薄瓜瓜婚禮賓客都是洋面孔! 新人國外同學都來祝賀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委員、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低調來台迎娶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許惠瑜;據悉,今天的婚宴...

矢板明夫曝民調:53.8%日人討厭台灣交通太亂 「她」知名度大贏3任總統

曾擔任日本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的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近日公布了一項「日本人對台灣及台海問題的認知」的民調。調查結果指出,逾3成的日本人最喜歡台灣的一點是「距離日本近覺得有親近感」,反觀有超過5成的日本人最不喜歡台灣「交通太亂」的現象。當被問及哪位名人最能代表台灣,高達53.8%的日本民眾選擇鄧麗君,遠勝過前總統李登輝、蔡英文,以及現任總統賴清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