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醫師年收逾800萬元? 醫師公會全聯會:不實指控

媒體日前報導,國內醫師薪資資訊長期不透明,並僅以部分資訊初步推估醫師的收入,指出大多數醫院醫師的收入高達每月100、200萬元是常見的,甚至表示台灣一名主治醫師平均收入相當高可能在每年800萬元以上。醫師公會全聯會今發出聲明,該言論與醫療實務實有差距。
以勞動部111年執行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在醫療保健業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中,醫療相關全時受雇員工薪資數據,其中醫師7月經常性薪資,以7月全月31天工作報酬為15萬6178元,年薪則為110年8月至111年7月,總薪資為230.2萬元。
醫師公會全聯會表示,尊重所有人發表言論的自由,但依112年憲判字第8意旨,涉及公共利益議題的事實性言論,乃人民據以為相關公共事務的認知與評價基礎,其如於結合電子網路的傳播媒體上所為時,因其無遠弗屆之傳播力,以及無時間限制的反覆傳播可能性,對閱聽群眾影響力極大,且閱聽者往往無法自行查證、辨其真偽。
因此,正是基於維護負有多重使命的言論自由,當代民主社會的事實性資訊提供者,無論是媒體或一般人,均應負有一定程度的真實查證義務,而不得恣意播不實或真假難辨的資訊於眾,助長假新聞、假訊息肆意流竄,致顛覆自由言論市場的事實根基。
是以涉及公共利益之謗言論,事前未經合理查證,包括完全未經查證、查證程度明顯不足,以及查證所得證據資料,客觀上尚不足據以合理相信言論所涉事實應為真實等情形,或表意人因明知或重大輕率之惡意,而引用不實證據資料皆有可能成為其謗言論的基礎,不可不慎。
醫師公會全聯會指出,日前曾就健保申報點數不等於醫師個人所得一事舉行記者會說明,現實狀況是私人企業主管薪水可能都比醫師高。更遑論醫師在當前醫療中還面對長時間的工作環境,以及潛在的醫療糾紛、醫療暴力等不利工作條件。
醫師公會全聯合呼籲媒體報導應秉持良知,善盡查證及平衡報導責任,否則若以極端的數字擅加指控醫療實務現況,對健保制度、醫療品質及醫療發展都是傷害,更直接打擊第一線勞心勞力照護民眾健康的醫師,期待社會眾在正確的資訊下,體認醫療投資不足的真正問題,共同為提升台灣醫療健保永續發展攜手努力。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說,某媒體報導醫師薪資年薪高達800萬元,但實際上診所醫師年薪約230萬至250萬元,醫院主治醫師年薪為300萬至360萬元,如此報導恐讓民眾有相對剝奪感,因此,外界仍應重視投資健康,改善醫護人員血汗工作的環境,才是全民之福。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