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12月核心CPI比預期緩和 美股道瓊期指大漲500點

2025高雄燈會主角掀熱潮 吉伊卡哇小提燈發送只限這2天

衛報:蔣中正雕像存廢 台灣歷史爭議持續至今

桃園大溪慈湖紀念雕塑公園內擺放大量從全國各地移來的已故前總統蔣中正雕像,供遊客參觀。不同的人對蔣中正的功過有不同看法,蔣中正雕像的存廢,在台灣仍是很大的爭議。

蔣中正的棺柩一直暫厝於慈湖園區一條小路盡頭,而在園區另一端,矗立著數百座幾乎全是蔣中正的雕像,有些站成一圈,有些排成一排,有的騎在馬背上,有的坐在椅子上,有的在看書,有的手裡拿著帽子,有的身邊圍繞著孩子,而路旁的混凝土基座上,也擺放著蔣中正的半身像。幾乎所有雕像都帶著他著名的微笑。

遊客謝女士接受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訪問時說,她上次來到慈湖園區已是近50年前的事了,當時她參加學校舉辦的校外教學,搭乘遊覽車來向蔣中正陵寢致敬。

她說,1970年代,園內還沒有這些雕像,隨著時間流逝,這些雕像逐漸從各地移到慈湖園區,並未被摧毀。她說:「這是個奇怪的地方,有這麼多雕像,晚上會很恐怖。」

蔣中正1975年逝世後,台灣從威權體制過渡到民主,享有批評現任和過去領導人的言論自由,然而蔣中正的遺緒仍在台灣引起激烈爭論。

台灣有300多條道路、近60所學校以及包括台北市中正區在內的數十個地區,都以蔣中正名字命名。在過去5年裡,有一些地點已經更名。

上週,一名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質疑政府在處理700多座仍矗立各地的雕像上進展緩慢,稱政府應該更積極鼓勵接受補貼。內閣官員表示,問題的部分原因在於許多雕像位於軍事地點,而這些地點不想拆除雕像。

報導提到,如今在野的中國國民黨已為過去的行為道歉,但反對民進黨推動轉型正義的努力,認為這相當於政治獵巫。有些國民黨成員將拆除中正紀念堂雕像的提議比作2001年塔利班(Taliban)摧毀巴米揚大佛(Buddhas of Bamiyan)的行動。

有人說,如果台北的蔣中正雕像被拆除,要「放鞭炮」;也有人說,必須將蔣中正的功與過一起納入考量。

慈湖園區遊客黃先生說:「蔣中正的行為有很多爭議,但他也有貢獻。如果他當時沒有來台灣,台灣現在可能會由共產黨統治,而大多數台灣人都不想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統治。」

謝女士說,抹去歷史沒有意義,而且這些雕像放在學校看起來也還可以。她笑著補充說,慈湖園區已經夠恐怖了,不需要更多雕像了。

國民黨 慈湖 蔣中正

延伸閱讀

只聞樓梯響?桃園議員批第二行政園區淪炒地皮工具

馮世寬最後備詢大鳴大放:反對拆除蔣中正銅像

總統府前曾有兩座噴水池!拆除原因與蔣中正有關?

【Daily Podcast】英國女王首座紀念雕像揭幕,3隻柯基犬成亮點

相關新聞

漫畫家魚夫今告別式妻女淚別 賴清德總統頒發褒揚令

知名作家魚夫(本名林奎佑)於去年12月30日病逝,享壽65歲。今上午在台南殯儀館明德廳舉行告別式,儀式前妻女淚輕喚他的名...

言行曾受啟迪 管中閔悼東引前指揮官謝久:好學精神自愧不如

管中閔今日在臉書發文敬悼東引前指揮官謝久,並提到謝曾以自身言行啟迪了「一位少不更事的少尉預官」,也就是管中閔本人。管20...

台灣擺脫不了「貪」婪貪汙貪腐?2024代表字大選揭曉

政治人物疑似涉「貪」案件頻傳,而大選後朝野三黨惡「鬥」不斷、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台灣2024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今天...

這職類擬適用「身心調適假」 放幾天、有無支薪關鍵曝

現代人壓力大,因情緒問題而就醫的人數,年年持續增加。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行政院指示研擬增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假別,...

薄瓜瓜婚禮賓客都是洋面孔! 新人國外同學都來祝賀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委員、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低調來台迎娶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許惠瑜;據悉,今天的婚宴...

矢板明夫曝民調:53.8%日人討厭台灣交通太亂 「她」知名度大贏3任總統

曾擔任日本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的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近日公布了一項「日本人對台灣及台海問題的認知」的民調。調查結果指出,逾3成的日本人最喜歡台灣的一點是「距離日本近覺得有親近感」,反觀有超過5成的日本人最不喜歡台灣「交通太亂」的現象。當被問及哪位名人最能代表台灣,高達53.8%的日本民眾選擇鄧麗君,遠勝過前總統李登輝、蔡英文,以及現任總統賴清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