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級醫療失靈 大醫院輕症門診更多、轉診率低

華府台灣智庫GTI擴大陣容 前AIT處長酈英傑加入

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酈英傑卸任前夕,正值中國禁台灣鳳梨,他一次面無表情從桌下拿出預藏的旺來,「咚」一聲放在桌上,挺台灣以實力抗霸凌。酈英傑返美後沒走遠,將加入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

「全球台灣研究中心」(The Global TaiwanInstitute,GTI)昨天宣布,AIT前處長酈英傑(BrentChristensen)將加入諮詢委員會。酈英傑表示,「身為一名長期台灣粉,我期待與GTI合作,促進更強大的美台關係」。

資深外交官酈英傑任內,美國捐贈台灣250萬劑莫德納疫苗如及時雨抵台,他穿著衛福部背心到桃園機場「親迎」的畫面令人難忘。他也是外交部官員於公開、私下場合形容的鐵桿愛台男子。

酈英傑1989年至1991年第一次派駐台灣,在AIT擔任領事官員;時隔21年,於2012年至2015年再度來台接任AIT副處長。2018年8月接下AIT處長職務,這是他第3度駐台。

不過,牙醫背景的酈英傑與台灣結緣的時間遠早於1989。他19歲第一次離開家鄉時,目的地就是台灣。「對年輕的我來說,從那時起,台灣就成了交流與理解、探索與冒險的同義詞」。

他擔任AIT處長期間,台美關係明顯升溫,時任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及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在2020年8、9月相繼訪台,是1979年台美斷交後,訪台層級最高的內閣及國務院官員,國務院更鬆綁施行多年的對台交往準則。

酈英傑2021年卸任前暖心金句不少,包括「雖然我就要離開台灣了,但是台灣永遠不會離開我」。但他也提醒,大家都容易落入每天枝微末節瑣事的循環中,例如,AIT處長是否「首次」出席某活動,或訪賓位階高低及背後含義。

他說,重點應該是放在美台既深且廣、以不同方式成長的關係。如今他加入GTI,或許正是這個想法的實踐。

返回美國後,酈英傑派駐國際民航組織(ICAO),今年1月告別35年的外交官生涯,回母校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政治學系擔任兼任教授。

GTI執行長蕭良其(Russell Hsiao)表示,酈英傑對台灣的熱情及為實踐美國外交政策的奉獻精神,正是熱情與實務專業的結合,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GTI在促進美台夥伴關係中發揮獨特作用。

GTI於2016年成立,諮詢委員會成員包括前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科科長包士可(Joseph Bosco)、美國國防部前亞太助理部長葛瑞格森(Wallace 'Chip'Gregson)、AIT前處長楊甦棣(Stephen Young)與司徒文(William Stanton)等。

AIT 美國在台協會 酈英傑

延伸閱讀

台美新一輪貿易談判29日舉行 美方由助理貿易代表領軍

台美倡議談判聚焦三議題 第二階段下周台北登場

AIT文化新聞組長:美台保護智財權 打造創新文化

中包庇?衛星照曝載運北韓武器的俄軍火船停泊浙江

相關新聞

台灣擺脫不了「貪」婪貪汙貪腐?2024代表字大選揭曉

政治人物疑似涉「貪」案件頻傳,而大選後朝野三黨惡「鬥」不斷、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台灣2024代表字大選」票選結果今天...

這職類擬適用「身心調適假」 放幾天、有無支薪關鍵曝

現代人壓力大,因情緒問題而就醫的人數,年年持續增加。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行政院指示研擬增列公務人員「身心調適假」假別,...

薄瓜瓜婚禮賓客都是洋面孔! 新人國外同學都來祝賀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委員、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之子薄瓜瓜,低調來台迎娶羅東博愛醫院創辦人許文政的孫女許惠瑜;據悉,今天的婚宴...

矢板明夫曝民調:53.8%日人討厭台灣交通太亂 「她」知名度大贏3任總統

曾擔任日本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的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近日公布了一項「日本人對台灣及台海問題的認知」的民調。調查結果指出,逾3成的日本人最喜歡台灣的一點是「距離日本近覺得有親近感」,反觀有超過5成的日本人最不喜歡台灣「交通太亂」的現象。當被問及哪位名人最能代表台灣,高達53.8%的日本民眾選擇鄧麗君,遠勝過前總統李登輝、蔡英文,以及現任總統賴清德。

獨/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驚傳辭世 享耆壽92歲

重量級文學家、台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傳出過世消息,享耆壽92歲。「瘂弦」臉書今天凌晨發文,瘂弦安然自如的於溫哥華時間11日...

整理包/9月新制上路!新冠肺炎改名、年滿18歲可線上申換護照、全台禁用一次性塑膠杯

今天是9月的第一天,不少攸關民生的新制上路,包括地震國家級警報發布擴大範圍、民眾可以有條件式線上申換護照、新冠肺炎改名為「新冠併發重症」、健保擴大給付46項達文西手術、全國禁用一次性塑膠杯等。聯合新聞網整理出14大新制懶人包,供讀者參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