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運動的孩子少憂鬱 專家:鼓勵多元參與找到興趣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周運動應達420分鐘,如何促進青少年運動,專家指出,可鼓勵孩子先多元參與運動,找到感興趣、能長久陪伴他的項目,再建立規律運動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兒童青少年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的中度到高強度的心肺有氧運動,培養規律運動習慣,促進身體活動。且根據今年2月發表於「自然心理健康」期刊的研究,規律身體活動可降低孤獨感與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
大量研究證實,運動對身體有益,且可增加大腦認知功能、改善情緒、提升專注力或學習力。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指出,隨年齡增長,國高中生自我意識提升、又面臨升學壓力,加上家長配合度不高,往往成為青少年持續參與運動的阻礙。
想促進青少年運動、達到WHO建議兒少身體活動量每周420分鐘目標,徐錦興指出,不少國家會增加體育課時數,或在社區間舉辦多種運動聯誼賽,但其實運動的量與質都是重要指標;面對少子化,他建議換個角度,發展孩子運動的「質」,在師長陪同下,發展青少年自己喜歡、能長久陪伴他終身進行的運動。
徐錦興說,可以鼓勵孩子先多元的參與運動,找到感興趣的項目,再建立規律運動習慣。「家長比教師更了解孩子的狀況,是幫助孩童建立運動習慣的關鍵」,他說,同時也可讓家長培養運動習慣,相得益彰,共享健康的親子時光。
根據董氏基金會2023年的調查發現,有規律運動習慣者,憂鬱指數較低,對家庭及學校生活的滿意度較高。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透過新聞稿指出,基金會與教育部體育署自2015年起,合作推動大跑步計畫;今年更首度推行「規律運動日」,邀請全體師生動起來。
葉雅馨說,最重要的是透過多元有趣的活動規畫,提升孩子參與意願,其次則是鼓勵孩子探索不同的運動或活動,直到孩子找到真心喜歡的運動紓壓項目。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