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5月上路!健保納19種癌別NGS檢測 衛福部下周公布支付標準

癌症病人選擇標靶藥物、預後預測等,均需要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天經過共擬會議討論後,同意將19種癌別檢測納入健保給付,並在下周預告支付標準,預估2萬多癌症病友受惠,每年健保支出為3億元,最快五月上路。
健保將納入給付的癌別包含實體腫瘤以及血液腫瘤,實體分別為非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卵巢癌/輸卵管癌/原發性腹膜癌、大腸直腸癌、攝護腺癌、泌尿道上皮癌、肝內膽管癌、黑色素瘤、腸胃道間質瘤、甲狀腺癌、甲狀腺髓質癌、胰臟癌、NTRK基因融合實體腫瘤及胃癌。血液腫瘤,包括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骨髓分化不良症狀群(MDS)、急性淋巴芽細胞白血病(B-ALL)、B細胞淋巴癌(BCL)以及T/NK細胞血癌與淋巴癌(NKTL)。
石崇良表示,每一種癌別都會有自己的支付標準、檢測時間等給付標準,如檢測BRCA1/2給付1萬點、小套組(100個基因以下)給付2萬點、大套組(100個基因以上)給付3萬點。相關規定會在下周預告,最快五月實施;目前規定可以申報的醫院為區域級以上醫院,或通過癌症品質認證的醫院;檢驗單位也須通過衛福部核准列冊的LDT機構才可執行。
每年相關支出預算從原先預估的9億元下修到3億元,石崇良說,大腸癌、黑色素瘤、上皮細胞癌、大腸直腸癌、肺癌等可以先做單基因檢測,讓整體預估費用下修。後續也會與其他專科學會討論,單基因檢測支付標準再來定價。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