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中壢家樂福量販店賣場大火 員工顧客30人逃生

巴黎驚傳觀光客遇襲!凶嫌用鐵鎚襲擊釀1死2傷 死者疑為德國籍

所有權纏訟10年落幕 美法院判決兩蔣日記歸我國史館

故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十五箱文件,中華民國政府、蔣家後人與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歷經十年纏訟,美國加州聖荷西聯邦地區法院將所有權判給我國國史館。本報資料照片
故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十五箱文件,中華民國政府、蔣家後人與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歷經十年纏訟,美國加州聖荷西聯邦地區法院將所有權判給我國國史館。本報資料照片

故總統蔣介石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十五箱文件,存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近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蔣家後人與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歷經十年纏訟,所有權終於塵埃落定。美國加州聖荷西聯邦地區法院將所有權判給國史館,「兩蔣日記」原件將重返台灣。

15箱存放在史丹福大學

舊金山標準報」(The San Francisco Standard)網站十八日報導,這十五箱存放在史丹福大學的檔案包含了兩位蔣故總統的個人日記,以及他們在位期間的演講稿、外交信函跟政治檔案,蔣介石日記從一九一七至一九七二年,蔣經國日記從一九三七至一九七九年。

蔣經國三子蔣孝勇的妻子方智怡二○一五年將文件借給胡佛研究所,並授權提供兩蔣日記副本給有興趣的學者。

胡佛研究所研究員兼「近代中國與台灣」(Modern China and Taiwan)特藏負責人林孝庭表示,這些文件提供了重要外交事務相關的原始材料,包括一九七一年的聯合國中國代表權之戰,也揭示罕見的地緣政治見解,例如蔣中正與甘迺迪和尼克森兩位美國總統往來的信件。

林孝庭說,「這些檔案材料對多位最高領導人的祕辛、他們認為國家應該如何發展,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第一手資訊」。

蔣友梅曾主張存放蔣家

蔣方智怡和另外六名蔣家成員後來簽署協議,將文件所有權移轉國史館,但蔣經國長孫女蔣友梅主張日記應該保存在蔣家內,而非交給國史館,使得兩蔣文件所有權的合法性產生疑問。由於主張各不相同,堅稱從未擁有檔案的史丹福大學在二○一三年九月對文件所有權主張者提起民事訴訟。

十五名蔣家成員與中華民國政府經歷十年纏訟,陸續跟國史館和解,轉移文件個人所有權,蔣友梅今年五月成為最後一位達成協議的蔣家成員。位於美國加州聖荷西的聯邦加州北區地方法院最終於十一日解決糾紛與結案。多年來沒有出庭的最後一名被告請求權時效消滅,兩蔣日記在內的文件所有權判給國史館。

國史館計畫出版兩蔣日記

國史館告訴「舊金山標準報」,一旦收到了這批文物,將會出版兩蔣日記,並且讓其他「相關歷史文件」供民眾閱覽。駐舊金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透過聲明告訴「舊金山標準報」,「我們很高興得悉這些日記將會回到台灣,我們堅信這些日記供大眾閱覽,將非常有利於更深入了解台灣的歷史」。

胡佛研究所提供文件副本

報導指出,原始文件將被送回台灣,但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將繼續提供文件副本供學者研究。

舊金山 國史館 美國 蔣經國 蔣介石

延伸閱讀

學者:出版兩蔣日記 揭蔣介石真正面貌

新聞眼/撇轉型正義口號 公正看待歷史

美國判兩蔣日記所有權歸台灣 國史館:下半年可運回

兩蔣日記所有權爭訟10年 美國法院判歸台灣國史館

相關新聞

國際返還遺骨首例 牡丹社事件原民遺骨今下午抵台灣

英國愛丁堡大學正式歸還1870年代牡丹社事件中4具流落至愛丁堡大學的排灣族祖先頭骨,3日舉行遺骨返還儀式。這是台灣原住民...

醫師禁登醫療廣告 判違憲

醫美診所黃姓醫師在臉書刊登醫療廣告挨罰五萬元,不服處分提行政訴訟,承審法官認為醫療法規定有違憲疑慮而聲請釋憲,憲法法庭認...

國寶窄門 故宮文物命運大不同

每逢國慶,故宮總是會推出「國寶展」,今年也不例外,展出七件國寶,以及六件等待文資局審查的「候選國寶」,預計三個月內分曉。...

市區道路這麼多 為何還會塞車?1989年《天下雜誌》已有解答

近年來關於都市主義(Urbanism)的討論,源自歐洲的「人本復興」概念當紅;反觀台灣長期缺乏公共空間對話,深陷「汽車本位」意識形態泥沼,行人意識初萌芽。身處轉型風口浪尖的台灣城市,應該如何擁有「人本城市」再生的可能性?

所有權纏訟10年落幕 美法院判決兩蔣日記歸我國史館

故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十五箱文件,存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近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蔣家後人與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

農業部首度鬆口 未來雞蛋短缺將朝降關稅方式規畫進口

農業部今年專案進口雞蛋過程引起諸多爭議,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今天表示,為了維持雞蛋的穩定供應,除了加強蛋雞產業韌性以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