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協和號客機復飛有譜? 機迷想見重返藍天先養好身體

柯文哲為何恐淪雙棄保結局? 過往總統選戰數字可借鏡

他用Windows 10聽Apple Music! 僅1優點勝Spotify

獨/加熱菸將合法輸入來台!6菸草公司送審國健署進度曝光

加熱菸未來通過國健署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後,即可於台灣合法上市。本報資料照片
加熱菸未來通過國健署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後,即可於台灣合法上市。本報資料照片

我國加熱菸即將合法上市,衛福部國健署日前指出,有6家菸商業者提出專案申請,包括菲利普莫里斯、傑太日煙、英美菸草、臺灣苗栗捲煙廠、精彩企業、臺灣菸酒,不過國健署表示,雖然核准部分業者專案進口,但業者文件尚未備齊,仍未召開審查會議,因此無論哪一款加熱菸菸草柱及加熱器,現在仍未合法不可販售。

「菸害防制法」新修法今年3月22日上路,加熱菸須通過「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才能輸入、製造、販售。

辦法規定,業者須檢附13項文件,包括已知及與其他菸品比較之健康風險研究資料、原料和添加物及其他有關成分資料、排放物資料、前二款物質檢驗方法資料、加工方法、成癮性物質研究資料、致未滿20歲之人及初始吸菸者使用資料、該產品最小單位排放物之尼古丁及焦油含量、組合元件(加熱器)樣本及使用安全性聲明書、組合元件經國家標準檢驗合格資料、產品許可販賣國家資料、菸害防制監視承諾事項及其他主管機關指定文件。

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流程,業者需先提出專案申請,通過才能製造或輸入,後續需提供樣品及上述13項文件,才能進入「健康風險評估審查」。截至6月27日,送審的6家業者中,菲利普莫里斯、傑太日煙、英美菸草、精彩企業4家已完成專案申請,不過前3家未備齊健康風險評估資料,因此尚未進入審查,後者則是未申請;臺灣苗栗捲煙廠、臺灣菸酒2家專案申請文件正在查核中,而健康風險評估部分,臺灣菸酒尚未備齊資料,苗栗捲煙廠則未提出。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部分業者是自國外引進加熱菸,雖有經過專案申請,加熱菸的菸草柱、加熱器可以輸入來台,但後續還沒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且加熱器得先經過標檢局檢驗,取得安全檢測碼後,才能再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而13項文件缺一不可,只要文件不齊全,就不會展開審查,因此即使業者獲准專案輸入,但目前只准送審用途,仍不可販售,因為加熱菸等產品仍不合法。

今下午國健署針對6家菸商業者召開說明會,吳昭軍表示,因為這段期間許多業者來詢問申請流程、申請文件、審查程序等問題,憂心業者不了解相關程序,無法備齊資料,就無法進入實質審查,「為了讓業者清楚了解,不要覺得國健署刁難他們」,因此召開說明會,清楚地告訴業者申請流程,只要文件備妥,就可以交給專家審查。據了解,業者在會中並無太多意見,僅表示「會照規距來」。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表示,加熱菸與電子煙不同,加熱菸背後由跨國菸草公司主導,且8成客群都是「35歲以下年輕族」,若國健署要維護年輕人健康,應該做好防範及衛教宣導。她表示,對於國健署召開業者說明會,董氏「不予置評」,但先前了解國健署早就多次私下「個別輔導」業者,企圖扶植業者通過法規審查,讓董氏無法苟同、不能接受,呼籲政府應該站在維護國人健康立場,不需要幫忙菸商。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國健署 菸草

延伸閱讀

和逸飯店台北民生館「10週年」買1送1!壽星4800元房費免費升級至45000元頂級套房

從國外帶加熱菸回台違法 最高可處500萬元

私帶加熱菸入境慘遭罰5萬!國健署:加熱菸代購、自用都違法

赴日旅遊領隊狂推加熱菸!教團員「用髒衣服包不會被海關查」

相關新聞

嘉義規模5.5地震 不排除14天內還有規模4以上餘震

嘉義新港今天下午5時30分發生芮氏規模5.5地震,地震測報中心表示,研判起因是在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擠壓下,力量於...

PrEP自費價高 國人赴泰買便宜藥

愛滋病新通報案例逐年降低,愛滋預防性投藥(PrEP)為功臣之一,只是國內推動PrEP公費投藥,採限額使用,部分民眾為避免...

30多年首見 3羊染人畜共通布氏桿菌

屏東縣九如鄉一乳羊場,昨爆出有三頭羊被檢出布氏桿菌病陽性,布氏桿菌為人畜互通疾病,消息傳出引起民眾恐慌。

2025年難根除C肝 卡在監所篩檢

政府喊出要在二○二五年消除C肝,不過根據國健署昨公布C肝清除進度,二年內得治療四點八萬人才能達標,為達標增列五億經費,明...

幸運兒是你嗎?大樂透頭獎1億元一注獨得 獎落這縣市

大樂透第112110期今晚開獎。中獎號碼為05、27、08、28、29、22,特別號16;派彩結果,頭獎在雲林縣開出,1...

藥潮現端倪 藥師公會啟動監測

中國大陸呼吸道疫情嚴重,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表示,全聯會於十一月監測國內感冒藥、咳嗽藥,發現銷量異常增漲三成,有別...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