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生醫策動「二手玩具循環」打造永續解方 以設計取代廢棄,榮獲2023年德國iF設計大獎
(2023年5月18日,台北)台塑生醫攜手玩具圖書館協會,策動「將循環經濟導入玩具回收」,榮獲2023德國iF設計獎,重新擦亮台灣昔日招牌成為「玩具再生王國」!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呼籲,循環經濟是社會永續發展的優先關鍵,組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回饋式流程,讓生產和消費形成再生不息的循環。意識到廢棄玩具對環境的影響,台塑生醫長期投入贊助玩具圖書館協會,至今回收高達500公噸玩具。台塑生醫透過回收二手玩具、循環塑膠廢料,不僅減緩環境汙染的危害,更是向全民預防醫學且健康老化的目標邁進。
台塑生醫成功策動「循環經濟」導入玩具回收.榮獲2023年德國iF設計獎
重新擦亮昔日的玩具王國招牌成為「玩具再生王國」
以「循環經濟」替代線性經濟的倡議在國際社會日益受到重視,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近期公布的2023年製造業五大趨勢中,「循環經濟」就是其中一項。憑藉資源再利用、減少廢棄物、降低浪費等初衷,台塑生醫於三年前攜手玩具圖書館協會,策動「將循環經濟導入玩具回收」,研發運用大型回收玩具加海廢塑膠製成家具-露露椅,榮獲2023德國iF設計獎,用設計取代廢棄,重新擦亮台灣昔日的玩具王國招牌成為「玩具再生王國」。
台塑生醫總經理劉慧啟說,「玩具產業是世界上塑料密集度最高的行業之一,比其他日常用品還要高上許多。露露椅不是台塑生醫實踐循環經濟的唯一案例,其實市面上你看到的每一罐台塑生醫洗髮精,外包裝都已經做到使用100%回收料製成。換句話說,每年數百公噸的塑膠玩具只要能回收再利用,讓生產和消費形成再生不息的循環,不僅反應現代消費趨勢,更能同時實現資源妥善利用、企業永續經營的目標。」
台塑生醫長期資助二手玩具回收,使「創造循環經濟」成為全民都可參與的永續行動
意識到廢棄玩具對環境的影響,台塑生醫長期投入贊助擁有全球唯一玩具循環再生系統的玩具圖書館協會,成立至今回收高達500公噸玩具,其中不少是來自於台塑企業旗下通路的玩具回收箱。玩具圖書館余良玲督導表示,「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台塑生醫就是非常好的例子。他們自發性地投入不只帶動其他企業跟進,促成『利用二手玩具創造循環經濟』成為全民都可參與的永續行動,更進一步達到社會教育和健康促進的作用。當民眾開始有感,這件事就會形成良善的正向循環。」
台塑生醫透過回收二手玩具、塑膠廢料再製,以及巡迴全台弱勢團體與社區關懷活動,不僅減緩環境汙染的危害,更是透過鼓勵全民玩玩具實踐健康老化的目標。「我們想做的事情是,既可以保護環境,又可以照顧到人!」台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認為,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廢棄玩具,只有懂不懂得如何利用它創造更好的生命。
成年人創玩具銷售額新高,漲幅達六成!玩具成為全民預防醫學的最佳利器
台塑生醫深知玩具是全民維繫健康的利器,美國近期公布的最新數據,成年人所佔的玩具銷售額在去年漲幅高達六成,成為玩具市場最大增長動力!顯見玩具不再是兒童的專利,對成年人來說,玩具是減輕壓力和焦慮、增進社交關係的利器,對年長者則有改善手腦協調能力、身體協調性和平衡感、延緩老化等功用。
自2020年起,台塑生醫於彰化觀光工廠設置「童趣窩」,利用回收玩具打造出親子遊憩空間,每年吸引超過10萬名遊客造訪。同時,台塑生醫成立中部最大二手玩具物流中心「Formosa玩具基地」,協助回收整理、篩檢、分類、清潔、包裝到分送,推出創意課程教導民眾塑膠材料的相關知識,進而培養環保觀念。為了讓玩具回收行動遍佈全台,「行動玩具車」則成了裝載重生二手玩具、進入社福團體、學校及偏鄉社區,成為傳遞愛心的接力棒。未來,台塑生醫肩負環境永續的使命感,將繼續實現「資源再分配」的社會價值,讓更多人認識玩具的力量,為環境、為健康帶來更多美好的改變。
關於台塑生醫20週年
台塑生醫於今年邁入第二十週年,以「守護健康.永續人生」為理念,將過去落實在產品的「預防醫學」理念延伸至人與環境,透過實踐節能減碳、社會公益、環保與防疫等作為,實踐人與土地共好共生的健康永續。台塑生醫相信,一切源自於大地,善待自己,也善待這片土地;走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就是在為台灣這片土地的永續而努力。一個企業的存在不僅具產業經濟價值,更能成為社會向上提升的重要力量。
▪ 名單整理包/選舉登記終了!區域立委、不分區名單一次看
▪ 2024總統副總統選舉 一圖看懂3組參選人資歷背景
▪ 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16黨提名背景一次看
▪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保證金知多少?退還門檻一次看New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