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打折扣戰、通路惡性競爭 史哲:保護出版業刻不容緩

電商折扣戰嚴重衝擊出版業,立法委員陳培瑜等人今天邀集各界人士舉行「市場通路惡性競爭,文化產業的未來在哪裡?」公聽會,盼能凝聚共識。文化部長史哲會後補充,保護出版產業刻不容緩。
文化部政務次長李靜慧現場回應表示,文化部會立即重啟如立法保護出版產業,但內容和方向是要走定價還是折扣的協商,有待出版業有更多討論,再朝此共識來推動。
公聽會在立法院群賢樓101會議室舉行,包括多達50名出版社、獨立書店業者代表以及關心出版未來的民眾,以及立法委員陳培瑜、蘇巧慧、陳靜敏、吳思瑤、林宜瑾,文化部次長李靜慧、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長陳瑩芳等人出席。
陳培瑜表示,書籍是一種承載了文化與知識的媒介,不僅是培育台灣文化基底的重要媒材,也是文化產業的根本,因此不應以一般商品的標準來衡量書籍。
陳靜敏表示,台灣出版業界的銷售額,從1990年代最高峰,一路下跌至2022年的新台幣186億元,顯見出版業面臨了嚴峻的考驗。這樣的變化也使創作者無法在台灣市場獲得夠好的支持與報酬,長期下來嚴重影響台灣整體文化底蘊與軟實力。
蘇巧慧表示,近10年圖書產業銷售額雪崩式下滑、營收空間萎縮,為避免作者、出版社、經銷商等利害關係人相互惡性競爭,應透過制度修正,譬如公立圖書館藏書應付費,出版品免營業稅等,給予出版界合理的利基來擴大圖書產業市場規模,尋找新的營收來源與產業發展方向。
吳思瑤表示,非常感謝大家一起關心出版業,「折扣戰」是相對複雜的狀況,而文化部啟動了一個完整的報告,其中援引了各國制度,以及擬定專法,但因溝通不足無疾而終。但文化部之前開始發放文化禮金,提供了很大的誘因來鼓勵圖書的藝文消費,現在是一個開啟相關討論的好時機,非常期待這場公聽會多元專業的意見分享。
李靜慧表示,針對出版業的保護,文化部目前有3項方案在進行中,一是研擬透過採購規範讓出版社在圖書館採購過程中拿到合理折扣,以免陷入低價競爭;其次公共出借權只在2家圖書館執行,太少了,文化部會用自己的方式和縣市政府合作;第三如購書券的發放、時間點、發放方式、場域達到最好的效果。
▪ 名單整理包/選舉登記終了!區域立委、不分區名單一次看
▪ 2024總統副總統選舉 一圖看懂3組參選人資歷背景
▪ 2024全國不分區立委 16黨提名背景一次看
▪ 2024總統與立委選舉保證金知多少?退還門檻一次看New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