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駭人聽聞的新加坡公務員薪事:比較台灣

新加坡公務員薪資低、要求高、壓力大。本報系資料照片
新加坡公務員薪資低、要求高、壓力大。本報系資料照片

新加坡的文官制度獨具特色:恩極恩而威極威。正因為這樣,使得新加坡從建國時1965年的人均GDP 516美元,暴漲到2021年底的7萬2794美元,其進步之快,放眼當今世界,無國出其右。我們就來看看新加坡政府如何運用公務員

其一,看光光。新加坡政府每年都會發給所有公務員一本日記,隨身攜帶,記下自己每天的公私活動,一旦查出造假,立即處罰,沒有特權,沒有例外。日記本印有頁數、年月日和宣誓詞。公務員必須向主管官員宣誓日記內容完全屬實,否則甘受嚴厲處分。這麼做的「好處」是,公務員每天做什麼事,接觸什麼人,誰值得培養,政府一目了然,也因此沒人敢偷懶,沒人敢貪汙。

其二,新加坡所得替代率為0,而台灣的舊制替代率72%,新制60%(在年資35年的情況下)。都說新加坡的所得替代率有三成,這種說法不對。原因是李光耀極力反對社會福利,只給單一薪俸,也不給退休金,所謂的退休金全部來自於公務員每月上繳的中央公積金。也就是說,新加坡公務員是「自己養」,與台灣公務員「國家養」大不同(儘管新制大不如前,但還是國家養)。

其三,退休保障慘不忍睹:正因為新加坡人(含公務員)都是自己養,而公積金通常不夠用。根據新加坡人力部長楊莉明在2019年的說法,全新加坡有74%的公積金儲戶,每月領取不足500新幣(約台幣1萬1415元),這就導致了新加坡老人只能延後退休。據統計,新加坡65歲以上人口勞動參與率達到32.9%(2021年),而台灣「才」9.2%(2021年),這是為什麼我們去到新加坡會看到很多老人仍在工作的主因。

其四、極不公平的薪酬設計。新加坡公務員年薪最高200萬新幣,而底層公務員,例如MX13級的月薪才3192新幣,兩者相差57.43倍。台灣公務員薪水最高總統月薪51萬台幣,最低委任一職等月薪3萬4470元台幣,兩者相差不過14.8倍。新加坡公務員可以分為政務官、行政官(分為特級和超級)、普通公務員三類。為了吸引所謂的「精英」,新加坡政府祭出讓人側目的高薪,例如總理年薪220萬新幣,最頂級的行政官(MR1級)年薪176萬新幣,初級行政官(MX9級)年薪也有20-26萬新幣。

政務官和行政官只占公務員總數的2%,其他98%的普通公務員平均月薪只有4200元新幣(根據《Glassdoor》所做調查),明顯低於新加坡所有勞動力的平均月薪5783元新幣(根據《ResumeWriter.SG》的資料庫)。換言之,98%的新加坡公務員蒙受不公平的待遇。這種制度設計不得不讓人懷疑,拿高薪的公務員是在為特定人的利益服務還是為所有新加坡人?

其五、微罪重罰。例如有位獄警只因收受罪犯的15元新幣,替犯人買了一包煙,就丟了工作,坐了三個月的牢,公積金也遭充公。這就是新加坡公務員幾乎沒有腐敗的原因,因為犯罪成本太高,何況,到處都有老大哥的身影,例如根據英國 Comparitech 報告,新加坡目前已裝設10萬8981支監視器(CCTV),位列全球監視器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其六,自己的錢自己不能作主。目前,新加坡人高達37%的薪資都被政府給轉到公積金,這些錢形同被政府扣留。雖說公積金是個人儲蓄,但怎麼用,全部政府說了算。即使過了55歲(這一年,公積金的退休帳戶才開啟),想一次提領也不行,只能在65歲之後按月提領。這就是前新加坡副總理杜進才說的:「令人厭惡的是:政府不只花用人民的積蓄,還指示人民如何花用自己的積蓄,這就是問題的癥結」。

其七,公積金假公濟私?對個人來說,公積金是自己一生的血汗,但對新加坡政府來說,公積金卻是一座自己的金山,儲戶無從過問。新加坡政府從不擔心缺錢,因為新加坡政府掌管著5440億新幣(2022年底)的公積金,對於這樣一筆只需支付低息,而且永不枯竭的存款,用途可多了,能產生的投資報酬和影響力可也嚇人。問題是收益如何分配?要是虧了算誰的?這些問題,儲戶管不著。從這個角度看,政府是不是「假公濟私」呢?

正因為薪資低、要求高、壓力大,所以,新加坡公務員每年的離職率都在6%左右,2021年更創下十年來的新高9.9%,這才有2022年普通公務員加薪5- 14%的舉動,而上次加薪是在2014年。然而,新加坡2014年之後的這幾年,GDP可是每年3-4%增長,怎麼過了8年才加薪,這不是欺負人嗎?

公務員 台幣 新加坡

延伸閱讀

被大膽示愛反應曝光!劉若英出道28年獻第一次

亞洲藝術市場當道 香港巴塞爾展吸人潮

熊貓外送將改騎Gogoro 2!Gogoro攜手新加坡C&C共同宣布與foodpanda展開合作

中職/桃猿林立三年複數約細節出爐 陳俊秀月薪大砍20萬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美養黑熊輿論不容,相關單位理應自清

最近美國贊助台灣組織及個人的輿論之火越燒越旺,相關單位卻極少出來澄清社會疑慮,這對台美關係與當事團體皆非好事,從危機管理...

【專家之眼】解讀北京新德里關係回溫信號

1月18日印度外交部長蘇傑生(Subrahmanyam Jaishankar)受邀至孟買納尼•帕吉瓦拉紀念演講會(Nan...

【專家之眼】朝鮮半島再較勁 真功夫與假把式

最近朝鮮半島風雲再起,韓國與朝鮮空飄宣傳戰大打出手,叫陣喊話讓各方感到情勢升溫,但國際社會正逢多事之秋,俄烏衝突難分難解...

【專家之眼】看看柯文哲 人民不會怕嗎?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台北市長任內京華城容積圖利案遭到羈押,其中產生一系列爭議,既是民主法治教育的好教材,也有台灣政治發展的...

【專家之眼】南海聯合軍演增多 威脅台灣戰略安全

近半年來,南海地區緊張持續升高,區域內、外國家接二連三舉行單邊、雙邊、或多邊的聯合軍演。

【專家之眼】談談共軍駐港澳部隊跨國演訓政治意涵

今年7月5日至18日中國大陸解放軍與寮國軍方針對「聯合防衛作戰行動」,共同舉辦「友誼盾牌-2024」(Friendshi...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