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斷更新/盧秀燕宣布放颱風假! 中彰投等12縣市明天停班停課

日職/張奕遭西武戰力外 將前往獨盟再拚日職機會

中颱小犬今晚8點將通過蘭嶼、綠島 氣象署發布強風告警訊息

台版費城故事/為讓阿立重返大學 媽媽先念書變成學姐

「台版費城事件」主角阿立昨天(三月十九日)不幸死於車禍,令人遺憾,最讓人不捨的是阿立媽媽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位堅強的母親不但陪伴阿立度過被軍校退學的黑暗日子,還在阿立最傍惶的時刻,為了鼓勵他,自己先去念大學社工系在職專班,母子成了學姐學弟。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版費城事件」主角阿立昨天(三月十九日)不幸死於車禍,令人遺憾,最讓人不捨的是阿立媽媽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位堅強的母親不但陪伴阿立度過被軍校退學的黑暗日子,還在阿立最傍惶的時刻,為了鼓勵他,自己先去念大學社工系在職專班,母子成了學姐學弟。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版費城事件」主角阿立昨天(三月十九日)不幸死於車禍,令人遺憾,最讓人不捨的是阿立媽媽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位堅強的母親不但陪伴阿立度過被軍校退學的黑暗日子,在阿立最傍惶的時刻,為了鼓勵他,自己先去念大學社工系在職專班,母子成了學姐學弟。阿立之前受訪時表示,非常謝謝媽媽以身作則,不然他可能一直消沉下去。

2016年,阿立被退學的事件在媒體曝光,引發公眾關注與討論,但阿立還是沒能恢復學籍,身心俱疲。媽媽為鼓勵他,先去念大學社工系在職專班,隔年再把他拉進去。阿立第一學期需請領學貸,媽媽跟阿立說,「你念就好⋯」,隨即辦了休學;其實家裡狀況並不允許,為了讓阿立重返校園,她才跳下去念書。

阿立於2018年接受聯晚專訪表示,之所以會念社會福利科系,因為媽媽以身作則,先回學校念書。在重回學校之前,頹廢許久。從事護理相關工作的阿立媽媽先去大學念書,當阿立學姐,在有人盯的情況下,就不再頹廢了。

阿立說:「我那時也是想老媽這種年紀都去念書了,我怎可能做不到?雖然如此,起初我還是滿排斥去學校,因為我很久沒念書,頹廢久了,就懶得動、生鏽了。後來因為我媽要考試,她念得很吃力,但那科對我很容易,我就帶媽媽去念那本書,結果自己也把讀書的感覺抓回來。」

阿立被退學的整件事,改變了和家人的關係,最大的改變是,被退學前,我爸媽都不知阿立的事;後來知道退學原因,「他們卻沒把我從懸崖推下去,而是接受。」,謝謝媽媽以身作則先去念書。不然他可能一直消沉下去。

社工 科系

延伸閱讀

蔡適應博士保住了 台北大學:7月31日前補正論文

管中閔也曾反校務會議增學生比率 校長:再一次鐵定仍反對

NCAA/狄米罕見砍進三分彈 率岡薩加大學闖甜蜜16強

大學個人申請5萬3856個招生名額 3月23日起受理報名

相關新聞

市區道路這麼多 為何還會塞車?1989年《天下雜誌》已有解答

近年來關於都市主義(Urbanism)的討論,源自歐洲的「人本復興」概念當紅;反觀台灣長期缺乏公共空間對話,深陷「汽車本位」意識形態泥沼,行人意識初萌芽。身處轉型風口浪尖的台灣城市,應該如何擁有「人本城市」再生的可能性?

所有權纏訟10年落幕 美法院判決兩蔣日記歸我國史館

故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十五箱文件,存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近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蔣家後人與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

環保署涉Metoo!傳內定張子敬環境部長 立委、環團怒吼

環保署預估8月22日升格為環境部,但人事尚未公布,立委陳椒華與環團今召開記者會指出,超過75個公民團體連署要求環保署長張...

暗指中國大陸?日再生相:用貿易施壓的國家難進CPTPP

英國獲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以後,中國大陸或台灣,是否成為下一個加盟經濟體受關注。日媒報導,日本...

性別平等還要131年!冰島連14年「性別最平等」 台灣該排第幾?

「世界經濟論壇」(WEF)6月21日發布《2023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3)。該報告中的「性別平等指數」,是根據女性的經濟參與和機會、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政治賦能等四方面,來衡量各國性別平等水準。指數越接近1,該國性平水準越高。

史上第一遭!環評委員逕自變更程序議程改線上 爆衝突

環保署今天召開「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四接)」專案小組第5次初審會議延續會議,基隆市長謝國樑首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