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輕度颱風「小犬」估周六前生成 最快影響台灣時間曝

無人機在俄烏戰場大行其道 烏軍將領:移動中部隊無法生存超過十分鐘

建中失戀沒考上台大 史哲感謝「看到不是台北的台灣」

文化部長史哲有一組秘密的LINE貼圖「老闆說得好」,上面記錄他的口頭禪。記者林伯東/攝影
文化部長史哲有一組秘密的LINE貼圖「老闆說得好」,上面記錄他的口頭禪。記者林伯東/攝影

文化部長史哲有一組秘密的LINE貼圖「老闆說得好」,上面記錄他的口頭禪:「偉大化」、「起手式?」、「脈絡很重要」,還有充滿鄉土味的「大起來了喔」、「會當講、莫比(能講的不要用比)」。但貼圖上沒有任何資訊,只有認識的人才知道畫的是史哲。史哲笑著透露,他曾請一位圖文作家當秘書,沒想到秘書暗中將他畫成貼圖、上網銷售。如今這組貼圖成為史哲和工作夥伴的「暗號」。

貼圖中的史哲口吻洋溢台派「氣口」。但其實史哲是外省第三代,父親是創立人本文教基金會的教育家史英。史哲生於台北,六歲到十歲赴美當小留學生。他回憶,回台後寫作文把「蔣公」寫成「蔣公公」,慘遭老師罰站,「但一個小學生怎麼可能理解『蔣公』和『蔣公公』的差別?」 這也是他現在對中正紀念堂的態度—透過民間競圖的過程,讓中正紀念堂可以被民眾想像與討論,「去個人化與去偉人化」,「承認他的功、也不逃避他的過。」

談到中正紀念堂轉型,史哲認為「有形的改變不如人意,無形的改變卻有長足的進步」,朝野對於「去個人化與偉人化」與「功過並陳」逐漸形成共識。只要無形的共識形成,便能促成有形的改變。

史哲念建中時因失戀沒考上台大。他形容自己是「負氣」去台中讀東海大學、之後又到高雄服務多年、與五湖四海的人打交道,閩南語因此練得比本省人還「輪轉」。如今他感謝這樣的機遇,讓他看到「不是台北的台灣」。

回憶1980年代,史哲說:「那是一個有點苦悶、有點絕望的年代,社會運動把所有的人捲進去」。「悲情城市」電影上映那年他念大二,跟一群朋友合開西餐廳,名字就叫「悲情城市」。再隔一年發生野百合運動,餐廳也倒了,「因為所有人都跑去搞野百合」。當年一起露宿中正紀念堂的野百合同志,現在有人跟史哲一樣站在台上,有人等著在台下質詢、抗議。

如今這批曾一起露宿中正紀念堂的人,未來也要一起決定中正紀念堂的下一步。史哲感慨,不久前去看重新上映的「悲情城市」,發現拍電影時的侯孝賢比現在的史哲還年輕,「我卻沒有他當年的勇氣」。重新回到台北的史哲,會不會找回當年的勇氣,勇敢改變台灣文化的困境?

史哲 中正紀念堂 貼圖

延伸閱讀

文化部長史哲談上任挑戰 打通影視音產業的任督二脈

文化部長史哲訪屏東 周春米爭取兒童探索館、美術館

歌仔戲藝師陳美雲72歲辭世 史哲:歌仔戲界的活字典

歌仔戲國寶陳美雲過世…史哲:文化部將頒旌揚狀 表彰一生成就

相關新聞

市區道路這麼多 為何還會塞車?1989年《天下雜誌》已有解答

近年來關於都市主義(Urbanism)的討論,源自歐洲的「人本復興」概念當紅;反觀台灣長期缺乏公共空間對話,深陷「汽車本位」意識形態泥沼,行人意識初萌芽。身處轉型風口浪尖的台灣城市,應該如何擁有「人本城市」再生的可能性?

所有權纏訟10年落幕 美法院判決兩蔣日記歸我國史館

故總統蔣介石與蔣經國私人日記在內的十五箱文件,存放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近十八年,中華民國政府、蔣家後人與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

環保署涉Metoo!傳內定張子敬環境部長 立委、環團怒吼

環保署預估8月22日升格為環境部,但人事尚未公布,立委陳椒華與環團今召開記者會指出,超過75個公民團體連署要求環保署長張...

暗指中國大陸?日再生相:用貿易施壓的國家難進CPTPP

英國獲准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以後,中國大陸或台灣,是否成為下一個加盟經濟體受關注。日媒報導,日本...

性別平等還要131年!冰島連14年「性別最平等」 台灣該排第幾?

「世界經濟論壇」(WEF)6月21日發布《2023年全球性別差距報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23)。該報告中的「性別平等指數」,是根據女性的經濟參與和機會、教育程度、健康狀況、政治賦能等四方面,來衡量各國性別平等水準。指數越接近1,該國性平水準越高。

史上第一遭!環評委員逕自變更程序議程改線上 爆衝突

環保署今天召開「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初稿(四接)」專案小組第5次初審會議延續會議,基隆市長謝國樑首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