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揭「日本5大難吃連鎖店」挨轟 蔡阿嘎鞠躬道歉回應5大失格行徑

張宇韶被點名涉性騷回應了 「雞排妹」留言影射話藏玄機

曾為蟹老闆「發聲」…台灣配音員李香生傳癌逝 享壽73歲

台大醫示警「多株病毒流行中」 應3個月後再談放寬口罩

專家示警,台灣致死率下降速度慢,且同時有多個病毒株正在流行,目前是「複雜的流行情況」。圖為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專家示警,台灣致死率下降速度慢,且同時有多個病毒株正在流行,目前是「複雜的流行情況」。圖為示意圖。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今新增105例死亡個案,是自去年7月15日、203天以來新高紀錄,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第三波疫情致死率0.119%,相較前第一波、第二波致死率0.189%、0.144%來說仍屬低點。

不過專家示警,台灣致死率下降速度慢,且同時有多個病毒株正在流行,目前是「複雜的流行情況」,若無法確實監測病毒株、提高疫苗接種率,要等2、3個月疫情過後「再放鬆室內口罩令較安全」。

指揮中心原訂周四公布室內口罩令解封相關政策,但基於農曆年後確診病例數反彈、醫院加護病房滿床,且室內口罩解封涉各部會的三大理由,決定延後宣布解封政策。

台大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表示,台灣目前已處於「複雜的流行狀況」,因新冠肺炎致死率下降速度慢,有時還會反彈,雖然Omicron BA.5占比下降、BA.2.75占比上升,但2種病毒株同時在流行,就會使情況更複雜,也不清楚是否有第3個病毒株正在流行,種種因素使得致死率下降不明顯。

黃立民表示,我國監測病毒株採隨機抽樣,僅抽部分確診者的病毒做檢驗,到底確診者感染哪些病毒株「實際上我們並不清楚」,若要放鬆防疫措施,前提是要很有把握、能掌握病毒株流行情形,若在疫情不穩定、也無法提高疫苗接種率時放鬆政策,恐造成較更高傳播風險。

「病毒沒打算要退休!」黃立民表示,新冠疫情可能「永遠不會過去」,許多民眾看到他國放鬆疫情政策,便理所當然認為疫情應該要趨緩、要解封政策,但疫情可能要再兩、三個月後才會明確往下降,屆時才能放心調整室內口罩、病例通報更改等措施。

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所兼任副教授、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台灣2021年4月至9月大規模Alpha疫情,累計1萬5177例確診個案,死亡832人,致死率萬分之54,相較於去年4月至8月Omicron的第一波疫情,僅Alpha高峰的三分之一,相較現正進行的第三波疫情,僅Alpha的五分之一。

洪子仁指出,新冠病毒甫進入社區時,第一波首要衝擊易感染族群、脆弱族群,導致致死率較高,是全世界皆然的現象,而後隨著疫苗接種、抗病毒藥物研發及社區免疫提升,越能抵擋病毒帶來重症、死亡的威脅,第二波、第三波致死率也逐步降低,因此台灣才逐步鬆綁防疫規定。他也提醒,後疫情時代應讓公衛、醫療人力專注處理中重症病例,降低死亡,政府應適時調整政策,避免耗用人力。

近期新冠確診者症狀不再典型,三軍總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一心表示,最近許多新冠案例不像過往發燒、喉嚨痛等典型症狀,更多是以無症狀表現,或是僅稍微疲倦、或類似感冒症狀,甚至是因其他疾病到醫院就醫時,才驗出陽性確診。

陳一心表示,非緊急手術的患者,住院前PCR若為陽性,需住隔離病房完成「5+N」後才能開刀,但危及生命的緊急手術,必須立刻在負壓手術室進行。但他提醒,也有患者送醫時已有胸口痛、呼吸喘、甚至呼吸衰竭、意識不清,後續才篩出陽性,這時新冠重症已造成嚴重併發症。

陳一心表示,除了新冠肺炎以外,過年期間急診還有腸胃炎、感冒等,也有民眾準備年菜不小心受傷,像是除夕夜當天一位60多歲女性患者,特地準備全雞做年夜飯,沒想到剁傷手指還傷及骨頭,緊急送急診做清創,外傷傷口雖1至2周可癒合,但骨裂處需1至2個月才能恢復。

新冠肺炎 COVID-19 口罩

延伸閱讀

室內口罩解封指揮中心突縮手 公衛專家曝最可能原因

未來確診者不必「5+N」 專家提醒:防疫責任從政府變個人

獨/內閣大風吹…衛福部長薛瑞元留任 主要考量點曝光

長庚醫療營收沒賺仍發44.5億年終 公立醫院保底1.5月

相關新聞

40多歲男打AZ頭暈噁心併發血栓 獲救濟金150萬

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3月9日召開第198次會議,此次共審議125案,其中9案核予救濟,分別為AZ疫...

新冠本土+137 每日報數走入歷史 周四固定公布

新冠肺炎疫情3月20日起輕症免通報、免隔離,明天則將不再每日公布確診數,改以一周統計並於周四指揮中心記者會說明。國內今天...

新冠本土+85例 羅一鈞:推估總體輕症人數約2千至2500之間

新冠肺炎輕症免隔離上路一周,今天新增確定病例85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仍歸零,另新增29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表...

新制後首例! 70多歲男打5劑 美返台當天「呼吸窘迫」ICU搶救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公布,昨天新增COVID-19(併發症)確定病例106例,分別為105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 CO...

新冠輕症免通報昨上路 確診數大降 本土+112

昨天確診者免隔離、免通報新制上路,符合新定義的新增確診病例一口氣從上千例掉到112例,境外移入個案也歸零:另新增死亡20...

單株抗體用不完 專家籲放寬適應症 羅一鈞:會提會議討論

國內購置的單株抗體(Evusheld)目前尚餘7333劑,約可供3600多人使用;但有專家呼籲應加開適應症,以免放到過期...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