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今北台灣濕冷 吳德榮:下周一鋒面到、降雨明顯

美眾院歷史性表決 將共和黨「騙子」議員桑托斯趕出國會

高院、北院未來的新家!華山司法園區移老樹、遷月台今正式動工

台灣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未來將遷至「華山司法園區」,今舉行司法園區老樹、華山貨運站月台移植及拆遷工程動土典禮,代表工程第一階段正式開工,司法院許宗力指出,期盼未來能有效緩解首善之區法院空間不足的問題,台北地區民眾訴訟權益也隨之提升。

許宗力指出,全國司法案件量近30年來持續攀升,使用法院的民眾和司法人員也比過去大量增加,但北部地區法院多老舊、空間不足,終於爭取取得位於華山的用地,未來華山司法園區將成為追求社會公平正義的殿堂、培養公民法治精神的學堂。

台北地院院長黃國忠表示,司法園區用地的華山貨運站是歷史建築,留下無形及有形的資產,豐富了文化底蘊,設計上會將基地的老樹、月台加以移植、復育、解構、保存,也會修復華山貨運站再利用,重新賦予新的生命和活力。

黃國忠說,北院、高院案件量龐大,人員合計約有2300人,又明年將實行的國民法官制度,加上每天來往的民眾和律師高達3000人,現有空間絕對無法支撐、因應,且現有院舍分處各地,造成人民洽公、內部管理不變,才有遷建計畫,期待未來能早日興建完工、如期遷入使用。

華山司法園區未來將建造地下5樓、地上19樓的鋼骨建築,預計2028年完工啟用,從設計到完工預估將花9年1月的時間,由於新冠肺炎影響,加上國際情勢緊張、物料漲幅明顯,營建市場持續嚴重缺工,華山司法園區新建工程施工費用約141.6億元。

動工典禮除許宗力、黃國忠及高院院長李彥文外,司法院副院長蔡炯燉、秘書長林輝煌、最高行政法院院長吳明鴻、台中高分院院長高金枝、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院長陳駿璧、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院長侯東昇等多名法院院長也共襄盛舉,另台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張斗輝、台北地檢署檢察長林邦樑、全國律師聯合會理事長陳彥希等人也是座上賓。

華山司法園區完工示意圖。圖/台北地方法院提供
華山司法園區完工示意圖。圖/台北地方法院提供
台灣高等法院與台北地方法院舉辦「華山司法園區樹木保護移植與復育暨月台拆遷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由司法院長許宗力(右六)、台灣台北地方法院院長黃國忠(右五)與台灣高等法院院長李彥文(右七)等一同參與開工動土。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灣高等法院與台北地方法院舉辦「華山司法園區樹木保護移植與復育暨月台拆遷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由司法院長許宗力(右六)、台灣台北地方法院院長黃國忠(右五)與台灣高等法院院長李彥文(右七)等一同參與開工動土。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灣高等法院與台北地方法院舉辦「華山司法園區樹木保護移植與復育暨月台拆遷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由司法院長許宗力(右四)、台灣台北地方法院院長黃國忠(右三)與台灣高等法院院長李彥文(右五)等一同參與開工動土。記者黃義書/攝影
台灣高等法院與台北地方法院舉辦「華山司法園區樹木保護移植與復育暨月台拆遷工程開工動土典禮」,由司法院長許宗力(右四)、台灣台北地方法院院長黃國忠(右三)與台灣高等法院院長李彥文(右五)等一同參與開工動土。記者黃義書/攝影

司法院 許宗力 台灣高等法院

延伸閱讀

台灣高等法院暨台灣台北地方法院華山司法園區遷建工程動土

華山分屍地起厝蓋司法園區 華山車站月台、老樹要搬家

你也是國民法官 國民法官制度特展今天開展

國民法官新制明年起跑 司法院長許宗力到台南宣導

相關新聞

蘇震清小琉球助選 「違令出海」

立委蘇震清身陷SOGO經營權索賄案,遭台北地院判刑十年,目前上訴二審中,並裁定自九月二十九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八個月,...

辜仲諒遭控涉犯銀行法等8罪全脫身 更三審無罪理由出爐

中信金控前副董事長辜仲諒捲入紅火案纏訟17年,辜一審被依證券交易法、銀行法背信罪判9年徒刑,台灣高等法院更二審改判無罪,...

前職棒球星陳凱倫想性侵隊友妻「拜託一次就好」 高院改判1年半

中華職棒富邦悍將前球員陳凱倫,2021年間酒後在員工餐廳女廁侵犯隊友妻子,不顧被害人反抗亂摸,還把生殖器靠近女子臉龐要求...

王忠義被控弒母詐保 無罪確定

南投縣王忠義夫妻被控殺父弒母詐領保險金,殺父部分無罪確定,王另被控弒母,一度被判無期徒刑,台中高分院更三審昨認定事證不足...

錢櫃大火6死案 20年資歷火調專員作證:當時消防設備全部失靈

錢櫃KTV台北林森店3年多前大火造成6死67傷,錢櫃董事長練台生多人被訴。台北地院今天傳喚台北市消防局林姓女火調專員作證...

擴大利得沒收違憲? 憲法法庭辯論

黃偉凱、紀怡慧夫婦製造販賣毒品遭重判、沒收四百萬犯罪所得,還被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擴大沒收」九二八七萬元;紀女主張刑法、...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