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不要再管口罩 施文儀:防疫回歸正常 先關指揮中心

國內新冠疫情趨緩,漸漸走出長長的隧道,看到了隧道盡頭的光。12月1日起,指揮中心取消戶外口罩禁令,指揮官王必勝也在解禁第一天到戶外觀察,卻僅約5%民眾脫下口罩。專家認為,許多民眾在戶外不願脫口罩,此現象被簡化成習慣、保暖、脱戴麻煩等三因素,指揮中心仍堅持分階段解禁,但對口罩解禁政策,卻沒有進行相關調查及研究,一味的採用「專業的傲慢」,將室內、室外加以區分,而「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這究竟是指揮中心放不下?還是民眾捨不得?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說,指揮中心現在要掌控疫情,不應一味管制民眾要不要戴口罩,最重要的工作應是了解染疫、死亡族群的情形,因目前染疫、死亡族群多為年長者等高風險族群,指揮中心應針對高風險族群有計劃的加以特殊保護及照顧,如提出施打疫苗誘因等,而非把防疫力氣還在管口罩,將科學防疫量能用錯地方。
施文儀提醒,如果是65歲以上的年長者,以及沒有接種完整3劑疫苗,或是近3個月沒有確診的人,建議外出仍要戴口罩,並速接種BA.5次世代疫苗,而長者即使已打滿3劑疫苗,如果符合接種BA.5次世代疫苗者,還是應打次世代疫苗。
他建議指揮中心應全面解除口罩禁令,要不要戴口罩?回歸民眾自行判斷。
施文儀認為,指揮中心在鬆綁口罩令時,完全沒有經過調查及研究,沒有了解民眾真正的感受,仍採用「專業的傲慢」,只有一種角度加以管制,而看到民眾在戶外沒有脫下口罩,還沾沾自喜的說「這是民眾的習慣」,卻不反思民眾真正的需求。他評估,當指揮中心全面開放口罩禁令,仍有5成民眾會戴口罩,原因可能是怕感染、怕空汙、怕冷,但這是民眾自己的選擇。
自從戶外口罩令解封後,施文儀4天來在戶外活動發現,確實很多人一時之間還無法脫下口罩,連他自己從家裡外出時,還是習慣戴口罩,如果不戴「感覺怪怪的」,可是到了戶外脫下口罩,而進入捷運、超商、健身房等室內卻又要戴口罩,但指揮中心又規範室內唱歌、演講等不需戴口罩,如此混亂的口罩規定有何意義?且口罩戴戴脱脫的過程中,無形也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
民眾不願脫下口罩的另一因素,可能是害怕被罰。施文儀說,民眾擔心在戴脫口罩的過程,稍有不注意就被檢舉、開罰,而選擇一直戴口罩。但反觀近日在卡達舉辦的2022世界盃足球賽,透過轉播畫面看到,在擁擠的看台上、餐廳內,觀賽的各國球迷都沒有戴口罩,也沒有人用餐完後就立刻戴上口罩,台灣卻還是設有重重管制。
施文儀說,口罩令遲遲不鬆綁,這讓人不免聯想,對於民眾有諸多管制,是否就是為讓指揮中心有存在的價值,如果今天所有管制措施取消,指揮中心就要關了,但依目前疫情狀況,指揮中心確實應該關了,讓防疫回歸正常,並針對高風險族群有計劃的加以特殊保護及照顧,可是目前指揮中心只知一味規定管口罩,卻不知人民有口難言?身為防疫退休官員,只有汗顏!汗顏!
▪【整理包】「長新冠」9種症狀、怎麼吃能預防?6大QA一次懂
▪【整理包】口罩解禁上路!2類場所強制戴、校園延後放寬 新制7QA一次掌握
▪【整理包】各國新冠「降級」有何影響?中美日韓入境新規一次看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