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電共生問題多 綠委群起砲轟

漁電共生惹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邀農委會、經濟部和環保署進行專案報告,連民進黨自家立委也紛紛提出質疑。立委陳亭妃指台南七股的漁電共生,有養殖面積縮減、缺乏相關總量管制規範等問題;立委邱議瑩也說,農委會應全盤考量養殖物種、適用範圍,不要到時候養一堆銷不出去,漁民慘賠。
本報日前報導,漁電共生隨著土地飽和已轉向內陸,像高雄阿蓮、美濃區,就出現光電業者幫地主將原本種稻的特定農業區,申請興建「室內循環水養殖設施」,屋頂架設光電板,且逾半養殖澳洲螯蝦,引發外界關注。
台南漁民下周北上抗議
陳亭妃昨質詢時說,台南七股漁電共生有很多問題,包括外來投資客炒地皮,導致養殖面積縮減;光電業者搶租魚塭、承租魚塭讓漁民工作權受損;同時興建工程重創生態環境、水質惡化魚群暴斃;還有各因素造成養殖漁民收成減少、漁產價格飆升;以及缺乏溝通管道和總量管制規範,已引發當地漁民憂心權益受損影響生計,下周四將會北上抗議。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答詢說,漁民會抗議,表示政府沒做好,會盡快與地方溝通;農委會的態度就是不影響農民權益、農業生產、生態環境;且只有一○六年六月廿八日前的特農區既有養殖魚塭才允許設置漁電共生,一般農地就依一般規定辦理。
至於漁電共生該養什麼?農委會漁業署說,要符合適地適養的物種,如白蝦、貝類。但立委批評應要全盤規畫考量,否則農民驅利、大量集中養殖,會造成某單一物種的量多崩盤。
立委林岱樺就提醒,若大量養殖白蝦,可能造成白蝦崩盤。邱議瑩也說,高雄美濃漁電共生多養殖澳洲螯蝦,這是新養殖品種,但農委會對海水、淡水養殖面積、養了哪些物種、產量多少,究竟有無精準掌握?她要求應全盤考量漁電共生養殖物種、適用範圍,甚至內銷、外銷都要弄清楚,不要到時候銷不出去,漁民慘賠又哇哇叫。
立委蘇治芬則說,漁電共生規畫一萬八二四二公頃,但目前有發電是二二三四公頃,僅占一成一,成績不佳。陳吉仲說,因審查流程複雜,要經濟部能源局的電業籌設,也要農委會的綠能容許,還有水利署出流管制和內政部的海管審查,坦言相關流程應調整。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